罗蒂论“心灵之镜”
发布时间:2020-12-06 02:59
对心灵的研究是理查德·罗蒂反观哲学史的一条重要的主线之一。他发现在传统西方哲学中,“心”这个概念具有十分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里所研究的“心”,不是生理上的心脏,而是指那种独立于物质存在的、存于人的身体内在的,具有认识能力的精神实体的“心”的概念。罗蒂认为,正是“心”的概念的产生使得世界被分为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认识也是在“心”的作用下产生的;哲学学科的基础性的地位也是由“心”来保证的。罗蒂研究了整个近代哲学发展过程中“心”的概念的演变,他揭示了“心”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揭示了传统西方哲学如何利用“心”来保证人类能产生知识,揭示了传统理性主义与“心”的深层关系,又揭示了哲学如何将自身定义为一门研究“知识”的理论,即把知识当作一种应当具有“理论”和“基础”的东西。所以,罗蒂发现在认识论传统中存在一种“自然之镜”的隐喻:“心”就像一面镜子,通过再现表象的功能来反映自然界,并将反映的结果当成是一种知识,从而揭示了认识论其实是一种“镜式哲学”。罗蒂不仅在近代认识论中发现了表象,更在现代哲学中发现了一系列的特殊表象。受到奎因和塞拉斯的影响,罗蒂对传统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进行了清理,...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传统西方哲学对“心灵之镜”的创造
第一节 传统西方哲学创造“心”的原因
一、理性主义传统创造“心”的原因——哲学对真理的追求
二、基础主义和“心”的关系——“心”为哲学的自我形象辩护
第二节 传统西方哲学创造“心”的过程
一、前心灵的历史
二、近代西方哲学创造“心”的过程
第二章 “心灵之镜”在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作用
第一节 传统表象主义——再现表象
第二节 特殊表象理论
一、传统表象理论的延续
二、罗蒂对分析哲学的批判
第三章 罗蒂:“心灵之镜”并不存在
第一节 对“心”性质的分析
一、非物质性
二、非空间性
三、意向性
四、现象性
第二节 对“心灵之镜”的取消
一、取消主义
二、对趾人实验
第三节 心理学唯名论
第四章 罗蒂的无“镜”哲学
第一节 新实用主义
第二节 教化主义
第三节 新的哲学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00590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传统西方哲学对“心灵之镜”的创造
第一节 传统西方哲学创造“心”的原因
一、理性主义传统创造“心”的原因——哲学对真理的追求
二、基础主义和“心”的关系——“心”为哲学的自我形象辩护
第二节 传统西方哲学创造“心”的过程
一、前心灵的历史
二、近代西方哲学创造“心”的过程
第二章 “心灵之镜”在传统西方哲学中的作用
第一节 传统表象主义——再现表象
第二节 特殊表象理论
一、传统表象理论的延续
二、罗蒂对分析哲学的批判
第三章 罗蒂:“心灵之镜”并不存在
第一节 对“心”性质的分析
一、非物质性
二、非空间性
三、意向性
四、现象性
第二节 对“心灵之镜”的取消
一、取消主义
二、对趾人实验
第三节 心理学唯名论
第四章 罗蒂的无“镜”哲学
第一节 新实用主义
第二节 教化主义
第三节 新的哲学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005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00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