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海“类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6 16:17
高清海的“类”思想源起于对中西方传统哲学中永恒性命题“人”的探索与思考,同时吸收、消化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三形态”概念划分的合理内核以及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实践”概念的哲学反思。提倡要以“类”思想作为一种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在“类”的思想前提和逻辑框架之下思考人类未来的终极价值与人类性使命。文章尝试将高清海“类哲学”思想展开并放入到高清海自我思想的演进和社会历史变迁的宏大背景下,立足于高清海哲学本身独特的思想历程和思维方式,从而分析了高清海“类哲学”思想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探讨了高清海“类哲学”思想中的核心范畴与观念,反驳了学界中对于误解“类”哲学思想的一些观点和言论,归纳并总结了高清海“类哲学”思想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文章第一部分从高清海“类哲学”思想形成的思想前提入手,得出在西方哲学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以本体论的思维方式对人进行研究从而生成的理论难题被马克思的哲学革命所终结,马克思的蕴涵人性逻辑的“实践”观点构成了高清海“类哲学”思想的思想前提和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着重分析了高清海“类”哲学思想的核心范畴,尝试在对高清海“类”哲学思想的整体把握之中,反思性地理解“类...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类哲学”的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
(一)西方传统哲学中“类”思想的源起与波折
(二)“类哲学”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
(三)中国历史实践道路上的“类”思想探索
二、高清海“类哲学”的思想实质研究
(一)“类哲学”思想的正式登场
(二)从“物性逻辑”的遮蔽到人性逻辑的确证
(三)“种生命”与“类生命”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类哲学”思想的前提性研究
三、“类哲学”的未来性价值和人类性意义
(一)“类哲学”思想的诘难与反思
(二)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类哲学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王福生.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6)
[2]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类哲学——试探高清海先生的哲学创新逻辑[J]. 元永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4)
[3]高清海“人的哲学”的延展逻辑[J]. 邹广文.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2)
[4]高清海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启蒙[J]. 邹诗鹏.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1)
[5]“类哲学”:价值世界的理论奠基——高清海先生晚年哲学思考的再理解[J]. 王南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1)
[6]“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 张曙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1)
[7]重评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J]. 左亚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8]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结构[J]. 王福生. 天津社会科学. 2013(06)
[9]苏联哲学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陈食霖. 山东社会科学. 2011(06)
[10]实践范式的困境,精神范式的选择——高清海哲学思想解读[J]. 丛大川,杜胜利.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从“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D]. 焦明甲.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1672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类哲学”的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
(一)西方传统哲学中“类”思想的源起与波折
(二)“类哲学”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
(三)中国历史实践道路上的“类”思想探索
二、高清海“类哲学”的思想实质研究
(一)“类哲学”思想的正式登场
(二)从“物性逻辑”的遮蔽到人性逻辑的确证
(三)“种生命”与“类生命”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类哲学”思想的前提性研究
三、“类哲学”的未来性价值和人类性意义
(一)“类哲学”思想的诘难与反思
(二)走向未来的当代哲学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类哲学与人类文明新形态[J]. 王福生. 天津社会科学. 2018(06)
[2]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类哲学——试探高清海先生的哲学创新逻辑[J]. 元永浩.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7(04)
[3]高清海“人的哲学”的延展逻辑[J]. 邹广文.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2)
[4]高清海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启蒙[J]. 邹诗鹏.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1)
[5]“类哲学”:价值世界的理论奠基——高清海先生晚年哲学思考的再理解[J]. 王南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1)
[6]“类哲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 张曙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5(01)
[7]重评马克思的“类本质”思想[J]. 左亚文.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8]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及其内在结构[J]. 王福生. 天津社会科学. 2013(06)
[9]苏联哲学教科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陈食霖. 山东社会科学. 2011(06)
[10]实践范式的困境,精神范式的选择——高清海哲学思想解读[J]. 丛大川,杜胜利.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博士论文
[1]从“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D]. 焦明甲.吉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016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01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