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论廖平、康有为“学术公案”
发布时间:2020-12-12 08:49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是否分别源自廖平《辟刘篇》《知圣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桩"学术公案"。有关廖平、康有为学术渊源的各种传言,经廖平及其门人、子嗣、后学不断增饰,逐渐变成"事实",并衍出康有为"剽窃"说和廖平"影响"说。但复核羊城之会相关史实,廖平并未以《辟刘篇》出示康有为,而《新学伪经考》已成稿,绝不可能"剽窃"《辟刘篇》;廖平、康有为论学也未达成一致,不能夸大羊城晤谈对康学的影响。重读两人"交涉"的基本文献,廖平对康有为始终坚持"足下之学,自有之可也",从未指控《新学伪经考》"攘窃";戊戌政变后廖平与门人炮制"祖述"说,意在与康学划界以自保,内心并不认康有为作传人。康有为确受《今古学考》《知圣篇》影响而迅速完成经学转向,但不能在两家经学之间确立唯一对应的渊源关系。通过还原史事和细读文本,弄清廖平、康有为"交涉"的始末与真相,可对这桩百年悬案作出裁断。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2020年04期 第181-203+208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所在与研究思路
二、廖平、康有为“学术公案”的形成
三、《辟刘篇》《伪经考》成稿新考
四、重读廖平、康有为“交涉”的基本文献
(一)廖平《致某人书》(1895)
(二)廖平《经话甲篇》(1897)
(三)廖平《与康长素书》(1913)
(四)康有为《答廖季平书》(1913)
(五)康有为《重刻伪经考后序》(1917)
五、重探羊城之会与廖平、康有为学术分合
第一,从康有为“驰书相戒”到“两心相协”。
第二,廖平、康有为“议论相合”与“万不相合”。
第三,廖平“辟刘之议”前后有变化。
六、《二变记》“祖述”说辨析
七、梁启超“证词”辨析
结 语
本文编号:2912225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 2020年04期 第181-203+208页 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4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所在与研究思路
二、廖平、康有为“学术公案”的形成
三、《辟刘篇》《伪经考》成稿新考
四、重读廖平、康有为“交涉”的基本文献
(一)廖平《致某人书》(1895)
(二)廖平《经话甲篇》(1897)
(三)廖平《与康长素书》(1913)
(四)康有为《答廖季平书》(1913)
(五)康有为《重刻伪经考后序》(1917)
五、重探羊城之会与廖平、康有为学术分合
第一,从康有为“驰书相戒”到“两心相协”。
第二,廖平、康有为“议论相合”与“万不相合”。
第三,廖平“辟刘之议”前后有变化。
六、《二变记》“祖述”说辨析
七、梁启超“证词”辨析
结 语
本文编号:29122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12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