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均衡发展的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20-12-12 19:58
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发展问题就一直成为地球上各个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始终关注的首要问题。今天,发展问题不仅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范围内社会结构及其各个子结构,如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技术结构、资源结构、人力结构和文化结构之间不断调整与相互推进的进程,而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和人类对地球生物圈以及自我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发展同样成为了人类各个不同民族之间和人类与赖以生存的地球生物圈之间和谐共处的主旋律。这样一个当今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共同面临时代性的焦点话题,促使人们对以往的经济发展观进行反思,以寻求新的发展模式。本文以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非均衡发展理论内容进行剖析。结合国内外文献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平衡与不平衡理论对非均衡发展进行研究并论证均衡发展的重要性。论文的结构除导言和结语外,其正文内容包括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梯度发展模式进行理论透视并推导出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成长过程。从经济发展中的社会分化、失衡的区域发展政策及区域、行业发展不均衡角度来分析非均衡发展的后果。第二部分,从战略转型即均衡发展的哲学基础角度,对均衡发展的内涵和方法提出本...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理论依据及意义
1.1.2 选题现实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本文的研究重点
1.4.2 本文的研究难点
1.4.3 本文的创新点
2. 非均衡发展的回顾和现实诉求
2.1 非均衡发展的回顾
2.1.1 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回顾
2.1.2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回顾
2.2 均衡发展的现实诉求
2.2.1 非均衡发展现实适应性的弱化
2.2.2 均衡发展现实适应性的凸显
2.3 发展辩证法对非均衡发展的否定
2.3.1 对非均衡发展的自我否定
2.3.2 非均衡发展物质基础的自我否定
2.3.3 对非均衡发展制度基础的自我否定
3. 均衡发展的内涵和方法论
3.1 均衡发展的内涵
3.1.1 其他学者对均衡发展的内涵界定
3.1.2 本文对均衡发展做出的界定
3.2 均衡发展的方法论
3.2.1 既要坚持重点论,又要坚持两点论
3.2.2 既要坚持均衡发展,又要兼顾不平衡发展
3.2.3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发展政治、文化、社会
3.2.4 既要坚持发达区域帮扶合作,又要鼓励落后区域自力更生
4. 均衡发展的当代价值
4.1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4.2 彰显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
4.3 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指导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篇数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J]. 吴建群.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6)
[2]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政治学分析[J]. 李猛. 政治学研究. 2011(03)
[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十二五”的思路建议[J]. 杨荫凯,张明强,宋志强. 宏观经济管理. 2009(11)
[4]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战略——兼谈发展的辩证法[J]. 阿迪力·买买提. 理论月刊. 2009(05)
[5]党的十二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J]. 吴昕春. 党的文献. 2009(02)
[6]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J]. 钟有林,李霁友. 求索. 2009(01)
[7]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创新[J]. 郭丽坤.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8]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化路径[J]. 杨林,龙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9]美国、日本区域协调发展改策实践及启示[J]. 石风光,李宗植. 国际问题研究. 2008(05)
[10]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 吴宏伟. 商场现代化. 2008(22)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 慕丽杰.辽宁大学 2009
[2]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 隋忠诚.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的分析[D]. 伍海亮.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来志斌.太原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13184
【文章来源】:新疆师范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理论依据及意义
1.1.2 选题现实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1.4.1 本文的研究重点
1.4.2 本文的研究难点
1.4.3 本文的创新点
2. 非均衡发展的回顾和现实诉求
2.1 非均衡发展的回顾
2.1.1 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发展回顾
2.1.2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回顾
2.2 均衡发展的现实诉求
2.2.1 非均衡发展现实适应性的弱化
2.2.2 均衡发展现实适应性的凸显
2.3 发展辩证法对非均衡发展的否定
2.3.1 对非均衡发展的自我否定
2.3.2 非均衡发展物质基础的自我否定
2.3.3 对非均衡发展制度基础的自我否定
3. 均衡发展的内涵和方法论
3.1 均衡发展的内涵
3.1.1 其他学者对均衡发展的内涵界定
3.1.2 本文对均衡发展做出的界定
3.2 均衡发展的方法论
3.2.1 既要坚持重点论,又要坚持两点论
3.2.2 既要坚持均衡发展,又要兼顾不平衡发展
3.2.3 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发展政治、文化、社会
3.2.4 既要坚持发达区域帮扶合作,又要鼓励落后区域自力更生
4. 均衡发展的当代价值
4.1 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诉求
4.2 彰显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旨归
4.3 凸显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指导性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篇数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浙江区域经济差异比较与分析[J]. 吴建群. 现代商贸工业. 2011(16)
[2]中国区域非均衡发展的政治学分析[J]. 李猛. 政治学研究. 2011(03)
[3]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绩与“十二五”的思路建议[J]. 杨荫凯,张明强,宋志强. 宏观经济管理. 2009(11)
[4]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的战略——兼谈发展的辩证法[J]. 阿迪力·买买提. 理论月刊. 2009(05)
[5]党的十二大以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J]. 吴昕春. 党的文献. 2009(02)
[6]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演变与创新[J]. 钟有林,李霁友. 求索. 2009(01)
[7]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理论在我国的实践创新[J]. 郭丽坤.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04)
[8]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演化路径[J]. 杨林,龙方.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9]美国、日本区域协调发展改策实践及启示[J]. 石风光,李宗植. 国际问题研究. 2008(05)
[10]加强区域合作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J]. 吴宏伟. 商场现代化. 2008(22)
博士论文
[1]中国区域金融非均衡发展研究[D]. 慕丽杰.辽宁大学 2009
[2]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国际经验研究[D]. 隋忠诚.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非均衡发展的分析[D]. 伍海亮.首都师范大学 2009
[2]中国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D]. 来志斌.太原理工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131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1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