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统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6 18:20
“统类”在古代多解为纲纪、条例,但是这一解释并不能将其在《荀子》中所蕴含的深意完全揭示出来,在荀子那里“统类”更多的表现为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思想观念。从文本出发,“统类”直接与荀子看重的礼法纲常相关,但是在对“统类”作深入思考之后,我们发现这是荀子对人的理智所做的思考与应用,这是因为无论是“统”还是“类”都需要人们理解与把握事物中所含的“理”。具体来说,“类”体现着对一类事物之理所做的理解与把握,“统”更多体现为对统摄各类事物之理的更为抽象的理的把握。依“统类”就能对荀子所说的“礼义之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同。荀子所谓的礼义之统不仅指历代圣王因革损益之后所留存下来的各种规章,更指这些规章的共理和统类。学者在学习圣王礼法的具体过程中,由学习具体规章进而深入探求其中义理,也就是“统类”思维的不断深化,就能实现由普通人向士、君子乃至圣人的不断进阶。而荀子的“统类”思维得以成行的基础在于荀子认为人心具有“虚”、“壹”、“静”三大功能,此三大功能与“统类”思维的运行过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应关系,人心能依“虚”、“壹”、“静”而知“道”,“知通统类”自然与“知通乎大道”存在一定关联,由此我们可以...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前人对“统类”的解释
1.1 近代之前的诠释
1.2 近代学者对“统类”的一些看法
第二章 统类的思想内涵
2.1 法、类并言中的“类”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2.2 荀子由“类”以至“统类”的具体思维过程
第三章 统类思想的表现
3.1 “礼义之统”中的统类
3.2 儒家人格论中的“统类”
第四章 统类思想的理智基础与实践目的
4.1 “统类”与虚壹而静
4.2 “知统类”即可行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礼宪而一制度”——荀子礼论与客观化的一种理解[J]. 东方朔.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2]荀子的礼义之统与统类心[J]. 王凯歌,袁刚.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荀子两心论辨正[J]. 陈迎年. 现代哲学. 2017(01)
[4]试论荀子“知”的层次和境界——以《正名》《解蔽》篇为例[J]. 贾庆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5)
[5]法行与类举:荀子礼学中的经权之道[J]. 冯俊. 邯郸学院学报. 2016(01)
[6]荀子“多言而类”的礼学阐释[J]. 冯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
[7]荀子之“心”与自由意志——荀子心灵哲学研究[J]. 沈顺福. 社会科学. 2014(03)
[8]行为、语言及其正当性——先秦诸子“类”思想辨析[J]. 李巍.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1)
[9]荀子“统类”及其哲学[J]. 杨秀宫. 邯郸学院学报. 2012(04)
[10]“甚僻违而无类”:从荀子对孟子的批评看先秦儒家的“知类”观[J]. 李巍. 哲学研究. 2011(08)
博士论文
[1]荀子的礼法君子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 彭岁枫.首都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D]. 周新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20578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前人对“统类”的解释
1.1 近代之前的诠释
1.2 近代学者对“统类”的一些看法
第二章 统类的思想内涵
2.1 法、类并言中的“类”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2.2 荀子由“类”以至“统类”的具体思维过程
第三章 统类思想的表现
3.1 “礼义之统”中的统类
3.2 儒家人格论中的“统类”
第四章 统类思想的理智基础与实践目的
4.1 “统类”与虚壹而静
4.2 “知统类”即可行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道礼宪而一制度”——荀子礼论与客观化的一种理解[J]. 东方朔.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3)
[2]荀子的礼义之统与统类心[J]. 王凯歌,袁刚.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1)
[3]荀子两心论辨正[J]. 陈迎年. 现代哲学. 2017(01)
[4]试论荀子“知”的层次和境界——以《正名》《解蔽》篇为例[J]. 贾庆军.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6(05)
[5]法行与类举:荀子礼学中的经权之道[J]. 冯俊. 邯郸学院学报. 2016(01)
[6]荀子“多言而类”的礼学阐释[J]. 冯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2)
[7]荀子之“心”与自由意志——荀子心灵哲学研究[J]. 沈顺福. 社会科学. 2014(03)
[8]行为、语言及其正当性——先秦诸子“类”思想辨析[J]. 李巍. 中国社会科学. 2013(11)
[9]荀子“统类”及其哲学[J]. 杨秀宫. 邯郸学院学报. 2012(04)
[10]“甚僻违而无类”:从荀子对孟子的批评看先秦儒家的“知类”观[J]. 李巍. 哲学研究. 2011(08)
博士论文
[1]荀子的礼法君子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 彭岁枫.首都师范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D]. 周新娟.湖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29205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20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