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同一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8 10:32
庄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先秦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语言有着独特的理解和把握,他的著作文思飘逸,文笔灵动,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海德格尔是德国存在主义大师,是对二十世纪西方哲学和语言学影响最大的哲学家之一,他对语言本质的思考是他哲学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这两位大师之间有着惊人的默契,他们都是具有自己独特鲜明个性,思辨力极强又极具诗人气质。尤其在语言问题上,他们的观点更有着高度的同一性。他们都是在对逻辑语言的批判中表达对诗化语言的追求,他们都认为语言不是单纯的表达,而是一种天人相互呼应的境遇。庄子和海德格尔作为中西方诗化语言观的最佳代表,对他们语言思想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庄子和海德格尔的作品和思想为对象,以探讨语言的本质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逻辑分析、比较分析和因素分析等研究方法,采用动态的历史的眼光对庄子和海德格尔的诗化语言观进行研究,分析其诗化语言观的同一性及产生原因,深入到他们的思想深处,总结自己的研究和理解,力求用简明的语言将艰深的思想诠释得清晰明了通过对庄子和海德格尔的诗化语言观进行分析和论述得出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同一...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及基本框架
1.5 本文创新点
2 诗化语言观概述
2.1 诗及诗化语言
2.2 诗化语言的意义及特点
2.3 诗化语言观
3 庄子和海德格尔的诗化语言观解析
3.1 庄子的诗化语言观
3.1.1 庄子诗化语言观的内在根源
3.1.2 庄子诗化语言观的基本内涵
3.1.3 庄子独特的诗意言说方式
3.2 海德格尔的诗化语言观
3.2.1 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产生和发展
3.2.2 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基本内涵
3.2.3 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根本特点
4 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一致性
4.1 对世界及语言本源的认识
4.2 通向语言本质的道路和方法
4.3 诗化的言说方式
5 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一致性的产生原因
5.1 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事实联系
5.2 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学理联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诗性语言的特点[J]. 周文杰,杨传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0)
[2]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之可通约性述论[J]. 钟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3]庄子的无心之言与海德格尔对语言的诠释[J]. 那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4]语言是变色龙──诗性语言研究之一[J]. 马大康.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本文编号:2923848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背景及选题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3 指导思想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结构及基本框架
1.5 本文创新点
2 诗化语言观概述
2.1 诗及诗化语言
2.2 诗化语言的意义及特点
2.3 诗化语言观
3 庄子和海德格尔的诗化语言观解析
3.1 庄子的诗化语言观
3.1.1 庄子诗化语言观的内在根源
3.1.2 庄子诗化语言观的基本内涵
3.1.3 庄子独特的诗意言说方式
3.2 海德格尔的诗化语言观
3.2.1 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产生和发展
3.2.2 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基本内涵
3.2.3 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根本特点
4 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一致性
4.1 对世界及语言本源的认识
4.2 通向语言本质的道路和方法
4.3 诗化的言说方式
5 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一致性的产生原因
5.1 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事实联系
5.2 庄子和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的学理联系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诗性语言的特点[J]. 周文杰,杨传艳. 中国校外教育. 2010(10)
[2]海德格尔诗学与《庄子》诗学思想之可通约性述论[J]. 钟华.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3]庄子的无心之言与海德格尔对语言的诠释[J]. 那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05)
[4]语言是变色龙──诗性语言研究之一[J]. 马大康.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4)
本文编号:29238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2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