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人禽之辩”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9 23:37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文化史上呈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出现了一批对后世学者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思想大师。先秦的思想家们用自己的智慧,对天人关系、心性关系、知行关系等问题展开了追问,“人禽之辩”也就是他们所关注的诸多重要理论问题之一。“人禽之辩”的问题最早见于《晏子春秋》①,晏子把“礼”看作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准,认为“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内谏》)孔子把“仁”看做人所特有的一个道德德性;《性自命出》说“人而学或使之也”,便是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人能够“自觉”;墨子则从“赖其力”的角度,追寻人和禽兽的区别;孟子更多的是从人的“四心”具有的仁、义、礼、智之性出发,来探讨人与禽兽的区别的;荀子认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足因为人有“辨”这个能力。通过对他们探讨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先秦诸子的“人禽”之思与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不仅表现在政治、经济的层而,也与当时社会的思想文化紧密相联。春秋时期,随着旧制度的崩溃瓦解,社会原有的典章制度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已有的天命观念被彻底动摇。...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 本文的努力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先秦诸子"人禽"之思
(一)"禽兽"的意涵
(二)"人禽之辩"探讨的内容
(三) 区分标准的比较
1、社会规范的角度——"礼"的建构
2、德性的角度——本性的彰显
3、社会实践角度——劳动的塑造
二、"人禽之辩"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 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天的神秘性色彩的遗失——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前提
2、人的价值的凸现——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
(二) 政治因素——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
1、"礼"——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
2、"德"——巩固统治的内在因素
(三) 文化因素——对人性的思考
1、孔子的"人生诸等"说
2、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3、孟子的"性善"论
4、荀子的"性恶"论
三、"人禽之辩"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 自足的德性载体——人的道德价值彰显
(二) 能动性的载体——赞天地之化
(三) 自我担当的价值载体——人与万物的和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 著作类
(二) 期刊类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君子远庖厨”看“仁民爱物”[J]. 董晓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9)
[2]孟子非以禽兽喻杨、墨[J]. 苗润田. 文史哲. 2007(03)
[3]先秦至两汉儒家人性论思想的演变——从孔子到王充[J]. 唐明燕.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4(04)
[4]先秦人性思想演进的两条路径[J]. 唐雄山. 江西社会科学. 2003(03)
本文编号:2926775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二) 本文的努力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先秦诸子"人禽"之思
(一)"禽兽"的意涵
(二)"人禽之辩"探讨的内容
(三) 区分标准的比较
1、社会规范的角度——"礼"的建构
2、德性的角度——本性的彰显
3、社会实践角度——劳动的塑造
二、"人禽之辩"思想形成的原因
(一) 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1、天的神秘性色彩的遗失——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前提
2、人的价值的凸现——探讨人的本质问题的基础
(二) 政治因素——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
1、"礼"——行为规范的基本准则
2、"德"——巩固统治的内在因素
(三) 文化因素——对人性的思考
1、孔子的"人生诸等"说
2、告子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3、孟子的"性善"论
4、荀子的"性恶"论
三、"人禽之辩"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一) 自足的德性载体——人的道德价值彰显
(二) 能动性的载体——赞天地之化
(三) 自我担当的价值载体——人与万物的和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 著作类
(二) 期刊类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君子远庖厨”看“仁民爱物”[J]. 董晓红.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9)
[2]孟子非以禽兽喻杨、墨[J]. 苗润田. 文史哲. 2007(03)
[3]先秦至两汉儒家人性论思想的演变——从孔子到王充[J]. 唐明燕.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4(04)
[4]先秦人性思想演进的两条路径[J]. 唐雄山. 江西社会科学. 2003(03)
本文编号:29267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26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