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返魅与人的存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8 06:38
马克斯·韦伯概括了工业时代的特征:世界的祛魅;大卫·格里芬提出了与之对应的新时代特征:世界的返魅。我们处在新时代演变进程当中,技术的返魅正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技术的返魅是一种将技术与人文相结合的现象,即将技术纳入到人文世界的关怀或将人文因素融入到技术之中。这充分体现在技术的附魅、祛魅、返魅的发展过程当中。从技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得出的结论是:技术出自人文世界,或者说技术与人文原始关联。无论是古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与技术的原始藕合,还是具体技术中展现的价值与意义世界,都体现着技术与人文的融合。所以,技术应该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融入人的生活当中,体现生活的价值,从而更具人性化和社会化;同时技术活动也应当是追寻技术意义的活动,通过技术意义的追寻构筑起技术的神话世界。这是技术对人文世界的回归,也是人文世界对技术的诉求。总之,技术的返魅所体现的是一种技术与人文有机整体的关系。技术的返魅与人的存在有着内在的关联。这种内在关联首先体现在人的存在方式中,根据贝尔纳·斯蒂格勒的“人的技术性存在”思想:由于人的缺陷存在和技术的代具性弥补,人存在于自身之外,即人的技术性存在。因此技术是作为一种人的存在方式而存...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人文视角中的技术返魅
一、“魅”之视角
(一) “魅”作为一种视角
(二) “魅”之视角的内含及意义
(三) “魅”之视角中的自然观
(四) “魅”之视角中的科学
二、技术之魅
(一) 古代技术的附魅
(二) 近现代技术的祛魅
(三) 当代技术的返魅
三、技术之魅中的人文因素
(一) 自由:人与技术的藕合
(二) 价值: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
(三) 意义:重建技术的神话
四、技术返魅的人文诉求
(一) 技术返魅的技术人性化诉求
(二) 技术返魅的技术社会化诉求
(三) 技术返魅追寻技术意义的诉求
第二章 技术返魅与人的存在
一、人的技术性存在
(一) 人的缺陷存在
(二) 技术的代具性弥补
(三) 人存在于自身之外
(四) “人-技术”联合体
二、技术的内在本性
(一) 目的性
(二) 合人性
(三) 生存性
(四) 创造性
三、技术返魅对于技术本性的回归
(一) 技术返魅中的“目的性”转向
(二) 技术返魅中的“合人性”转念
(三) 技术返魅中的“生存性”转变
(四) 技术返魅中的“创造性”转化
四、技术返魅下人的存在
(一) 身体的技术性进化
(二) 劳动形式智能化
(三) 交流形式信息化
(四) 后人类社会
第三章 技术返魅时代的后人类发展
一、技术的目的性与人的理想王国
(一) “完整的人”的理想
(二) “人-技术”的延伸
(三) “理想王国”人的一种存在状态
二、技术的合人性与人的自由发展
(一) 人的自由本性
(二) 人的发展的技术合人性
(三) “人-技术”的自由发展
三、技术的生存性与人的自我体验
(一) 技术的经验性
(二) 经验中的生存性意义
(三) 人在技术中的自我体验
四、技术的创造性与人的自我实现
(一) 技术的创造性过程
(二) 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三) 技术创造中的自我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的经验性存在的技术向度[J]. 尚东涛.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04)
[2]人在“谁”与“什么”的延异中被发明——解读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观[J]. 舒红跃. 哲学研究. 2011(03)
[3]功能和意义:技术的双重面相[J]. 安德鲁·芬伯格,计海庆. 哲学分析. 2011(01)
[4]“技术的社会形成论”与“技术决定论”之比较[J]. 王汉林.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06)
[5]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的类存在主义”[J]. 欧阳志远. 教学与研究. 2009(12)
[6]技术,“逃避死亡”而非“追求完善”——两种技术演化目的因及其技术史观的比较研究[J]. 王佩琼.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09(04)
[7]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 王泽应.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4)
[8]技术现象学视野中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 郭晓晖.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7)
[9]胡塞尔现象学的两种自然态度之悬搁[J]. 任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当代科技创新中的非理性思维和方法[J]. 张之沧.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10)
本文编号:2943301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人文视角中的技术返魅
一、“魅”之视角
(一) “魅”作为一种视角
(二) “魅”之视角的内含及意义
(三) “魅”之视角中的自然观
(四) “魅”之视角中的科学
二、技术之魅
(一) 古代技术的附魅
(二) 近现代技术的祛魅
(三) 当代技术的返魅
三、技术之魅中的人文因素
(一) 自由:人与技术的藕合
(二) 价值:走向生活指向的技术
(三) 意义:重建技术的神话
四、技术返魅的人文诉求
(一) 技术返魅的技术人性化诉求
(二) 技术返魅的技术社会化诉求
(三) 技术返魅追寻技术意义的诉求
第二章 技术返魅与人的存在
一、人的技术性存在
(一) 人的缺陷存在
(二) 技术的代具性弥补
(三) 人存在于自身之外
(四) “人-技术”联合体
二、技术的内在本性
(一) 目的性
(二) 合人性
(三) 生存性
(四) 创造性
三、技术返魅对于技术本性的回归
(一) 技术返魅中的“目的性”转向
(二) 技术返魅中的“合人性”转念
(三) 技术返魅中的“生存性”转变
(四) 技术返魅中的“创造性”转化
四、技术返魅下人的存在
(一) 身体的技术性进化
(二) 劳动形式智能化
(三) 交流形式信息化
(四) 后人类社会
第三章 技术返魅时代的后人类发展
一、技术的目的性与人的理想王国
(一) “完整的人”的理想
(二) “人-技术”的延伸
(三) “理想王国”人的一种存在状态
二、技术的合人性与人的自由发展
(一) 人的自由本性
(二) 人的发展的技术合人性
(三) “人-技术”的自由发展
三、技术的生存性与人的自我体验
(一) 技术的经验性
(二) 经验中的生存性意义
(三) 人在技术中的自我体验
四、技术的创造性与人的自我实现
(一) 技术的创造性过程
(二) 创造过程中产生的价值
(三) 技术创造中的自我实现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人的经验性存在的技术向度[J]. 尚东涛.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04)
[2]人在“谁”与“什么”的延异中被发明——解读贝尔纳·斯蒂格勒的技术观[J]. 舒红跃. 哲学研究. 2011(03)
[3]功能和意义:技术的双重面相[J]. 安德鲁·芬伯格,计海庆. 哲学分析. 2011(01)
[4]“技术的社会形成论”与“技术决定论”之比较[J]. 王汉林.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06)
[5]从“人类中心主义”到“人的类存在主义”[J]. 欧阳志远. 教学与研究. 2009(12)
[6]技术,“逃避死亡”而非“追求完善”——两种技术演化目的因及其技术史观的比较研究[J]. 王佩琼.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09(04)
[7]祛魅的意义与危机——马克斯·韦伯祛魅观及其影响探论[J]. 王泽应. 湖南社会科学. 2009(04)
[8]技术现象学视野中的人性结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思想述评[J]. 郭晓晖.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7)
[9]胡塞尔现象学的两种自然态度之悬搁[J]. 任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1)
[10]当代科技创新中的非理性思维和方法[J]. 张之沧.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8(10)
本文编号:2943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4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