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郑寅普阳明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1 19:47
  郑寅普(1893-1950),号为堂,是韩国阳明学研究学者中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他是一位以阳明学为基础精神的哲学家、教育家、汉学家、民族主义历史学家。郑寅普在国权丧失的情境下,相对于朱子学和佛学,更倾向于以“实践”为主的阳明学。此后,便潜心学习研究阳明学,并把阳明学看作是能救国家危亡的学问。他批判空理空谈的“虚学”,倡导学习实践的重要性,“知行合一”。郑寅普虽然不是纯粹的哲学家,但努力从阳明学的层面上思考,并试图解决20世纪的韩国所面临的历史性难题,其思想深度并不亚于哲学家。他无时无刻忧国忧民,不断地思考和反思现存的社会现状,形成了有其特色的民族史观、精神史观、历史观、价值观,为后人留下了无比珍贵的精神遗产和文学著作。本文主要通过研究郑寅普对阳明学的理解和继承发展,梳理总结他的阳明学观点,进一步探讨其思想特点,以及他对韩国阳明学的贡献和其思想的不足之处。本文由五个章来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谈论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是郑寅普阳明学思想产生的背景;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主要谈论郑寅普阳明学思想的内容,即从致良知说、感通思想、实心说等三个方面来考察郑寅普的阳明学思想;第四章对... 

【文章来源】:延边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郑寅普阳明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2.1 郑寅普阳明学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
    2.2 郑寅普对王守仁阳明学思想理解与继承
第三章 郑寅普阳明学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致良知说
        3.1.1 个人领域上的‘良知’
        3.1.2 扩展到社会领域中的‘良知’
    3.2 感通思想
        3.2.1 被轻视的实心的历史
        3.2.2 亲民感通论
    3.3 实心说
        3.3.1 个人层面上的实心
        3.3.2 适用于社会的实心
        3.3.3 实心的现实性通用——知行合一
第四章 郑寅普阳明学思想的评价
    4.1 郑寅普阳明学思想的主要贡献
    4.2 郑寅普阳明学思想的不足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阳明学在韩国的展开——实心与感通的韩国阳明学[J]. 金世贞.  王学研究. 2018(01)
[2]王阳明心学思想的精神哲学解析——以《传习录》为学术资源[J]. 宋君修.  王学研究. 2018(01)
[3]阳明学:圣学、心学、实学的统一[J]. 牛冠恒.  东吴学术. 2018(02)
[4]迈向新时代的阳明学研究[J]. 李承贵.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5]阳明学困境及出路观察[J]. 张昭炜.  博览群书. 2018(02)
[6]阳明学在域外的传播、展开与影响[J]. 钱明.  人文天下. 2017(23)
[7]王阳明思想的全方位探讨与阳明学的当代传承发展——第五届知行论坛暨文化复兴与阳明学的当代传承发展国际学术大会综述[J]. 周勤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7(06)
[8]多元诠释与时代共鸣:当代阳明学研究的义理与时代诉求——第五届“知行论坛”暨文化复兴与阳明学的当代传承发展国际学术大会综述[J]. 顾毳,陆永胜.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9]阳明学研究的理论视域[J]. 张海晏.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6)
[10]王阳明“心即理”说的内涵和意义——读《传习录》所思[J]. 崔琦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硕士论文
[1]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D]. 黄露露.西南大学 2017



本文编号:29518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518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