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的陌生者问题
发布时间:2021-01-03 08:35
本文以胡塞尔的《笛卡尔式的沉思与巴黎讲演》与《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三卷本为主要文本依据,探讨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的“陌生者”概念。本文从陌生者的词义辨析开始,确立本己者与陌生者的相对关系,从主体在其本己性领域中对陌生者的构造与陌生者对主体的诉求两个方面来讨论主体把握陌生者、认识陌生者。通过对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的研究,主体对陌生者的认识首要是在其本己性领域中以身体性为调节的意向性构造行为。在主体的本己性领域中,身体性的陌生者被我的自我构造为主体性的他人,因此,尽管他人不是以原本的方式是给出的,但是由于超越论自我的意向性和构造性特征以及主体的同感能力,使得我对作为另一个自我形式下的陌生者的他人的认识得以可能,交互主体也由此得以构造。此外,陌生经验虽然是主体自我的构造性成果,但是经验产生的根本动力却是陌生者。绝然外在的陌生者由于超出我的本己性、不属于我的意向性结构,与我的主体的权能产生抵抗并发起挑战,使我不得不在回应中把握他人。这种把握、理解就是主体的意向性构造。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及写作思路
2 陌生者的概念
2.1 “陌生者”在语义及句法上的分析
2.1.1 “陌生”的两种词义
2.1.2 “陌生”的相对关系意涵
2.2 陌生者与本己者的区分
2.2.1 本己本质者
2.2.2 原本不可通达的陌生者
3 陌生者的构造
3.1 原真还原
3.1.1 作为诸我—主体的陌生者
3.1.2 “我”的身体性
3.2 从躯体物到他人
3.2.1 “身体”意义的获取:结对联想
3.2.2 陌生身体中的“另一个自我”:共现与统觉
3.2.3 他人的主体性:同感
3.3 他人的本己被给予性与交互主体的构造
4 陌生者的悖论特征
4.1 经验之间
4.2 对陌生者的回应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2954670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缘起及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及写作思路
2 陌生者的概念
2.1 “陌生者”在语义及句法上的分析
2.1.1 “陌生”的两种词义
2.1.2 “陌生”的相对关系意涵
2.2 陌生者与本己者的区分
2.2.1 本己本质者
2.2.2 原本不可通达的陌生者
3 陌生者的构造
3.1 原真还原
3.1.1 作为诸我—主体的陌生者
3.1.2 “我”的身体性
3.2 从躯体物到他人
3.2.1 “身体”意义的获取:结对联想
3.2.2 陌生身体中的“另一个自我”:共现与统觉
3.2.3 他人的主体性:同感
3.3 他人的本己被给予性与交互主体的构造
4 陌生者的悖论特征
4.1 经验之间
4.2 对陌生者的回应
5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2954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5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