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作为哲学的马克思主义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解读

发布时间:2021-01-06 07:04
  柯尔施,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富有洞察力的柯尔施以其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代表其主要观点的著作为1923年发表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本文主要研究了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形成的背景、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本内容以及意义与局限性。通过对他的思想背景发展历程的解读,对解析他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消灭哲学”问题的思考以及柯尔施对维护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所作出的努力,分析了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是如何形成的。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经由在论述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总体性特征,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恢复,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三阶段的阐述等内容的基础上,展示了柯尔施对辩证法的重新重视及对意识革命的强调。当然不能忽略的是,我们应该从多方面看待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本文通过对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进行探究和梳理,肯定柯尔施在理论和现实意义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的价值,恢复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柯尔施虽然鲜明地提出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性质的见解,但是这种见解同样面临着自身的理论困境如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存在着唯心主义倾向,否定了经济的最终决定作用,总体性...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第1章 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形成的背景
    (一) 柯尔施一生的思想发展阶段解读
        1、 早期政治活动时期(1886——1919)
        2、 参加德国共产党时期(1920-1926)
        3、 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自由批判时期(1926-1961)
    (二) 柯尔施对马恩“废除哲学”的认识
    (三) 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捍卫
        1、 柯尔施对资产阶级思想家的批判
        2、 对第二国际庸俗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批判
        3、 对第三国际列宁主义的批判
第2章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基本内容
    (一)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总体性理论
        1、 总体性理论是一种认识论
        2、 柯尔施的社会历史学观
        3、 柯尔施的总体性革命观
    (二) 柯尔施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三阶段的阐述
        1、 第一阶段(1843-1848)
        2、 第二阶段(1848-19 世纪末)
        3、 第三阶段(20 世纪初至今)
第3章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意义与局限性
    (一)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意义
        1、 柯尔施对辩证法的重新重视
        2、 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二)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局限性
        1、 带有唯心主义色彩的哲学思想
        2、 “总体性”思想的缺陷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第七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综述[J]. 罗理章,袁祖社.  哲学研究. 2013 (02)
[2]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内涵解析[J]. 张华.  贵州社会科学. 2013(02)
[3]“消灭哲学”与“实现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J]. 于欣荣,卢丽娟.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4]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模式的创新及启示[J]. 张易.  人民论坛. 2013(02)
[5]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对接与碰撞——马克思主义发展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新动态[J].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课题组,桁林,唐芳芳.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3(01)
[6]社会统治与意识形态的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两种解释路向[J]. 汪行福.  国外社会科学. 2013 (01)
[7]黑格尔世界史观、民族史观对辩证唯物史观、阶级史观的理论启示[J]. 周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3 (01)
[8]中国改革与“总体性”的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和卢卡奇“总体性”思想比较[J]. 李聪.  理论界. 2013(01)
[9]马克思哲学不能立足于“超时间的实践”——再与何中华先生商榷[J]. 赵庆元.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10]“一元多样的实践整合”抑或“多元异质的文化拼接”——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质及其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原则界限问题的再思考[J]. 朱荣英.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本文编号:2960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60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74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