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休谟道德哲学中的情感与理性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6 05:21
  本文以休谟的《人性论》为主要参照文本,从方法论角度——也就是从他对情感与理性关系的系统处理的角度——分析了休谟的道德哲学,以揭示休谟道德哲学的本质特征和哲学内涵。本文认为休谟道德哲学的方法论是一种过程式自然主义和心理原子主义的复杂结合体,他的方法论中的这种张力构成了他的道德哲学的逻辑进展。本文的导论介绍了休谟道德哲学的历史背景:总的社会文化背景,哲学和伦理学先驱以及休谟之前哲学和伦理学的逻辑演化,特别强调休谟的自然主义方法论是他之前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在方法论上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他对情感和理性的处理也可以追溯到他的前辈们对霍布斯道德哲学的不同回答。第一章在三个层面上刻画了休谟的自然主义方法论:最终目的上的要解决形而上学最高问题的自然主义;哲学内涵上的过程式自然主义;具体运用上的个体心理主义。这一章还进一步指出在他的过程式自然主义和个体心理主义(心理原子论)之间存在的张力,这一张力导致了他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第二章分别讨论了休谟的情感和理性概念,认为他的情感概念代表了意识和行为的主动性原则,而理性概念则代表了规定性原则。通过对他的认识论和情感论的比较,本文指出他对理性的构想依次经历了一个主...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休谟道德哲学的历史地位与核心问题
导论:休谟道德哲学的思想文化背景
    一、社会及文化背景
    二 哲学背景
    三 伦理学背景
第一章 自然主义信念论——休谟道德哲学的认识论奠基
    第一节 休谟自然主义的出发点、原则、和具体运用模式
    第二节 休谟自然主义的内在矛盾及与道德哲学的关系
第二章 主动性原则的作用:休谟对理性与情感概念之界定
    第一节 主动性的剥夺与恢复——休谟的理性概念之厘清
    第二节 从主动性到规定性:休谟的情感概念之厘清
第三章 道德区分论:主体性与对象性
    第一节 意志论:自由与必然
    第二节 同情原则与比较原则:自我与他人
    第三节 德恶区分:主体与对象
第四章 德性论:愉悦、效用与规范
    第一节 人为之德中的效用与规范
    第二节 自然之德中的效用与愉悦
第五章 总论:休谟道德哲学的逻辑结局和发展趋势
    第一节 休谟道德哲学的逻辑结局
    第二节 意志从情感中分离与理性结合——走向康德道德哲学
    第三节 情感与理性的外化与外在联结——走向功利主义
    第四节 理性与情感的彻底分离——走向非理性主义伦理学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孟子身心论与人格美学[J]. 余开亮.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2)
[2]试论孟子的人格美学思想[J]. 王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1)
[3]从科技教育的滞后看17、18世纪英国古典大学衰败的原因[J]. 刘芳.  煤炭高等教育. 2007(03)
[4]论休谟想象学说的内在张力[J]. 雷德鹏.  现代哲学. 2006(03)
[5]休谟的证词还原论:困境与出路[J]. 徐献军,丛杭青.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5(04)
[6]西方现代意识形态困境中的休谟问题[J]. 梁孝.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7]为何梦醒——论休谟对康德的提示[J]. 袁建新.  科学·经济·社会. 2005(02)
[8]休谟问题是知识接受问题[J]. 顿新国.  南京社会科学. 2005(06)
[9]论休谟认识论的人性前提[J]. 唐桂丽.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01)
[10]论休谟哲学的体系特征[J]. 祝莉萍.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博士论文
[1]走出知识论困境之途[D]. 雷德鹏.复旦大学 2005



本文编号:29802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802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a6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