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2 00:01
“共同体”问题是解决当代“原子个人”的意义危机的一个切入点。我们知道,以往的共同体理论往往深陷“传统形而上学”泥潭,将共同体误认为是一种分享“共同善”的理论。但是,海德格尔则站在“后形而上学”立场,以“存在论”为根基,企图建立一种“存在论共同体”。这种共同体思想在“存在者层面”表现为“民族共同体”;在“形而上学层面”表现为“城邦”;在“存在论层面”表现为“家园”。“家园”作为“存在论共同体”是人的“意义根源”,人只有在“家园”中才过上真正的“意义生活”,回归存在之家。但是,海德格尔所理解的“意义生活”本身是与我们常规的“意义生活”是相区分的。在传统哲学视域下,古典哲学更多的将“意义生活”理解为“德性生活”,追求一种实践智慧的“政治共同体”,而现代哲学更多的将“意义生活”理解为“理性生活”,追求一种工具理性的“手段型共同体”。海德格尔则认为,无论是“德性”的“政治共同体”还是“理性”的“手段型共同体”都是传统形而上学的产物,误解了共同体本身。共同体归根到底应该是以存在论为基础的,是一种“存在论共同体”。于是,本文基于共同体问题的复杂性,试图重构出海德格尔的“共同体”理论,唤起人们对共同体...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地位
二、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考察
三、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概述
第一章 现代性诊断
1.1 主体形而上学批判
1.1.1 传统形而上学
1.1.2 主体
1.1.3 自我和他者的分离
1.2 此在形而上学
1.2.1 新的形而上学
1.2.2 此在
1.2.3 自我和他者的弥合
第二章 海德格尔共同体的理论传承与实践反思
2.1 理论传承中的海德格尔
2.1.1 莱布尼茨的单子与共同体
2.1.2 胡塞尔的交互主体与共同体
2.2 政治实践中的海德格尔
2.2.1 政治参与的海德格尔
2.2.2 政治反思的海德格尔
第三章 前期共同体思想:劳动共同体
3.1 劳动共同体的“现实结构”根基
3.1.1 共在
3.1.2 历史性
3.2 劳动共同体
3.2.1 作为“非本真共同体”的“常人”
3.2.2 对“常人”的评论
3.2.3 作为“本真共同体”的“劳动共同体”
3.2.4 对“劳动共同体”的评论
第四章 中期共同体思想:城邦
4.1 城邦的“形而上学”根基
4.1.1 斗争
4.1.2 场所
4.2 城邦
4.2.1 作为“历史共同体”的“民族共同体”
4.2.2 对“民族共同体”的评论
4.2.3 作为“开端共同体”的“城邦”
4.2.4 对“城邦”的评论
第五章 后期共同体思想:家园
5.1 家园的“存在论”根基
5.1.1 共属
5.1.2 语言
5.2 家园
5.2.1 作为“存在者共同体”的“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共同体”
5.2.2 对“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共同体”的评论
5.2.3 作为“存在论共同体”的“家园”
5.2.4 对“家园”的评论
第六章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贡献及不足
6.1 海德格尔的共同体思想
6.1.1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总体概括
6.1.2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限度
6.2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现实贡献及其理论不足
6.2.1 海德格尔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的批判
6.2.2 海德格尔对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批判的不足
6.2.3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贡献
6.2.4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299213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地位
二、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考察
三、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概述
第一章 现代性诊断
1.1 主体形而上学批判
1.1.1 传统形而上学
1.1.2 主体
1.1.3 自我和他者的分离
1.2 此在形而上学
1.2.1 新的形而上学
1.2.2 此在
1.2.3 自我和他者的弥合
第二章 海德格尔共同体的理论传承与实践反思
2.1 理论传承中的海德格尔
2.1.1 莱布尼茨的单子与共同体
2.1.2 胡塞尔的交互主体与共同体
2.2 政治实践中的海德格尔
2.2.1 政治参与的海德格尔
2.2.2 政治反思的海德格尔
第三章 前期共同体思想:劳动共同体
3.1 劳动共同体的“现实结构”根基
3.1.1 共在
3.1.2 历史性
3.2 劳动共同体
3.2.1 作为“非本真共同体”的“常人”
3.2.2 对“常人”的评论
3.2.3 作为“本真共同体”的“劳动共同体”
3.2.4 对“劳动共同体”的评论
第四章 中期共同体思想:城邦
4.1 城邦的“形而上学”根基
4.1.1 斗争
4.1.2 场所
4.2 城邦
4.2.1 作为“历史共同体”的“民族共同体”
4.2.2 对“民族共同体”的评论
4.2.3 作为“开端共同体”的“城邦”
4.2.4 对“城邦”的评论
第五章 后期共同体思想:家园
5.1 家园的“存在论”根基
5.1.1 共属
5.1.2 语言
5.2 家园
5.2.1 作为“存在者共同体”的“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共同体”
5.2.2 对“等待与无用的民族共同体”的评论
5.2.3 作为“存在论共同体”的“家园”
5.2.4 对“家园”的评论
第六章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贡献及不足
6.1 海德格尔的共同体思想
6.1.1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总体概括
6.1.2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限度
6.2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现实贡献及其理论不足
6.2.1 海德格尔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的批判
6.2.2 海德格尔对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批判的不足
6.2.3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贡献
6.2.4 海德格尔共同体思想的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29921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92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