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利科隐喻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03:26
隐喻问题自古以来就被学者们所关注,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对隐喻问题做过深入的探究。当代法国诠释学家利科基于建构文本诠释学理论的需要,对以往修辞学和语言学的相关思想加以吸收和批判,提出了自己的隐喻思想,使之成为其文本诠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利科的隐喻思想研究,主要围绕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利科隐喻思想的来源。利科通过梳理前人对隐喻思想的研究,从修辞学、语义学角度对隐喻思想进行了批判和吸收。隐喻不仅是语词的替换,更是要在语句中发挥作用,需要在语句乃至文本的总理下进行诠释。隐喻与文本有共同的基础,这个基础是话语,二者都是话语的表达方式。由此隐喻的必要性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对隐喻诠释方法的探索扩展到文本的诠释方法。第二,利科对隐喻的基础和动力的分析。利科认为,语词的相似性构成隐喻的基础。一方面作者通过相似性去创造隐喻,另一方面读者也通过相似性去发现和理解隐喻。而隐喻的生命力是由想象力提供的。因为喻者与被喻者是相似的,而非相同的,导致二者有间距。想象力打破了二者的间距,产生了隐喻的意义。第三,利科对隐喻诠释方法的探究。利科认为,隐喻的诠释方法,应该是说明与解释的统一,而非单纯的说明或...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隐喻作为利科诠释学的重要概念
(一)利科对古典修辞学的批判与吸收
1、利科对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分析
2、利科对亚里士多德隐喻理论的批判与吸收
3、利科对隐喻内在模式的恢复
(二)利科对语义学的吸收与批判
1、语词与语句的作用
2、利科对理查兹理论的吸收与批判
3、隐喻概念从方法论到本体论
(三)隐喻概念的重要性
1、隐喻与文本的共同基础
2、隐喻概念的必要性
3、隐喻概念与文本诠释学的关系
二、隐喻的基础与动力
(一)相似性作为“隐喻”的基础
1、基于观念产生的相似性
2、相似性的作用
3、相似性的必要性
(二)想象力作为“隐喻”的动力
1、语词间距与想象
2、隐喻的生命力
3、从理论到实践的想象
三、隐喻中的说明与解释
(一)利科对说明与解释的统一立场
1、狄尔泰对说明与解释的态度
2、利科对解释与说明的态度
3、对隐喻问题的处理态度
(二)隐喻中的说明
1、基于相似性实现对隐喻的发现
2、基于历史实现对隐喻的说明
3、创造性隐喻与相似性
(三)隐喻中的解释
1、文本是固定的言谈
2、固定产生隐喻的多义性
3、多义性带来文本诠释的丰富
四、隐喻与真理
(一)说明的隐喻与文本
1、隐喻的实在性
2、隐喻与存在的类比
3、文本的真理性
(二)解释的隐喻与真理
1、文本与读者的关系
2、指向本体的真理
3、隐喻的真理性
(三)说明与解释的统一
1、文本世界中的统一
2、行动中的统一
3、世界在说明与解释的统一中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心解释学与怀疑解释学——从保罗·利科谈起[J]. 何卫平. 哲学研究. 2017(05)
[2]从文本到行动:利科自我诠释学的扩展与深化[J]. 陈志丹. 哲学研究. 2016(10)
[3]真理·方法:伽达默尔与利科之争——兼论现代诠释学对精神科学独特真理的辩护[J]. 邱进,杜凤刚.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6)
[4]论保尔·利科的“确信”概念[J]. 佘碧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5]伽达默尔对“共通感”概念的诠释学改造及其意义[J]. 彭启福,李丽. 江淮论坛. 2011(05)
[6]隐喻的含义与解读——基于戴维森隐喻理论的考察[J]. 方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7]诠释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从新教神学到浪漫主义诠释学[J]. 潘德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2)
[8]隐喻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德里达和利科关于隐喻的争论[J]. 张逸婧.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9]诠释学视域中的隐喻[J]. 王金凤. 求索. 2009(04)
[10]隐喻的逻辑特征[J]. 安军,郭贵春. 哲学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保罗·利科语义想象理论研究[D]. 赵娜.山东大学 2012
[2]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 郭琳.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保罗·利科诗学思想研究[D]. 王金凤.山东大学 2009
[4]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 张震.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利科的隐喻观[D]. 金玲仙.山西大学 2013
[2]隐喻的现代审美文化意义探究[D]. 郑斌.辽宁大学 2012
[3]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 周珍.江西师范大学 2010
[4]隐喻与存在—利科的诠释学思想研究[D]. 林济东.兰州大学 2007
[5]理解程序论:利科解释学思想研究论稿[D]. 王猛.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98469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隐喻作为利科诠释学的重要概念
(一)利科对古典修辞学的批判与吸收
1、利科对亚里士多德修辞学的分析
2、利科对亚里士多德隐喻理论的批判与吸收
3、利科对隐喻内在模式的恢复
(二)利科对语义学的吸收与批判
1、语词与语句的作用
2、利科对理查兹理论的吸收与批判
3、隐喻概念从方法论到本体论
(三)隐喻概念的重要性
1、隐喻与文本的共同基础
2、隐喻概念的必要性
3、隐喻概念与文本诠释学的关系
二、隐喻的基础与动力
(一)相似性作为“隐喻”的基础
1、基于观念产生的相似性
2、相似性的作用
3、相似性的必要性
(二)想象力作为“隐喻”的动力
1、语词间距与想象
2、隐喻的生命力
3、从理论到实践的想象
三、隐喻中的说明与解释
(一)利科对说明与解释的统一立场
1、狄尔泰对说明与解释的态度
2、利科对解释与说明的态度
3、对隐喻问题的处理态度
(二)隐喻中的说明
1、基于相似性实现对隐喻的发现
2、基于历史实现对隐喻的说明
3、创造性隐喻与相似性
(三)隐喻中的解释
1、文本是固定的言谈
2、固定产生隐喻的多义性
3、多义性带来文本诠释的丰富
四、隐喻与真理
(一)说明的隐喻与文本
1、隐喻的实在性
2、隐喻与存在的类比
3、文本的真理性
(二)解释的隐喻与真理
1、文本与读者的关系
2、指向本体的真理
3、隐喻的真理性
(三)说明与解释的统一
1、文本世界中的统一
2、行动中的统一
3、世界在说明与解释的统一中延伸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心解释学与怀疑解释学——从保罗·利科谈起[J]. 何卫平. 哲学研究. 2017(05)
[2]从文本到行动:利科自我诠释学的扩展与深化[J]. 陈志丹. 哲学研究. 2016(10)
[3]真理·方法:伽达默尔与利科之争——兼论现代诠释学对精神科学独特真理的辩护[J]. 邱进,杜凤刚. 文艺理论研究. 2015(06)
[4]论保尔·利科的“确信”概念[J]. 佘碧平.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5]伽达默尔对“共通感”概念的诠释学改造及其意义[J]. 彭启福,李丽. 江淮论坛. 2011(05)
[6]隐喻的含义与解读——基于戴维森隐喻理论的考察[J]. 方兴.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03)
[7]诠释方法论意识的觉醒——从新教神学到浪漫主义诠释学[J]. 潘德荣.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2)
[8]隐喻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德里达和利科关于隐喻的争论[J]. 张逸婧.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9]诠释学视域中的隐喻[J]. 王金凤. 求索. 2009(04)
[10]隐喻的逻辑特征[J]. 安军,郭贵春. 哲学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保罗·利科语义想象理论研究[D]. 赵娜.山东大学 2012
[2]隐喻与文学批评理论[D]. 郭琳.华中师范大学 2011
[3]保罗·利科诗学思想研究[D]. 王金凤.山东大学 2009
[4]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 张震.华东师范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利科的隐喻观[D]. 金玲仙.山西大学 2013
[2]隐喻的现代审美文化意义探究[D]. 郑斌.辽宁大学 2012
[3]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 周珍.江西师范大学 2010
[4]隐喻与存在—利科的诠释学思想研究[D]. 林济东.兰州大学 2007
[5]理解程序论:利科解释学思想研究论稿[D]. 王猛.兰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984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98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