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视域下的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25 09:08
婚姻是家庭的逻辑起点,是爱情的最高形式和最终归宿;家庭又是婚姻的现实结果,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组织形式。家庭的发展不仅是个人的发展,也是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目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家庭的健康发展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立足于人的主体价值,并以人的发展状况为衡量尺度,对人类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和革命性的反思,形成了唯物史观中熠熠生辉并贯穿始终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本文通过对家庭的起源和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生成的历史过程的梳理,论证家庭形态的历史变迁和人的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首先,从人的依赖关系来看的“以人为目的”的第一大社会形态,即人身依附性家庭,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人与自然的交换;其次,从资本的狭隘性来看的“以生产为目的”的第二大社会形态,即物质依附性家庭,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人与商品的交换;最后,从审美的情感角度来看的“以人类能力为目的”的第三大社会形态,即情感依附性家庭,以情感价值为目的的平等互爱。从纵向来看,各个历史阶段的人的发展的状况是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现实依据。从横向来看,人的生产或...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难点、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技术难点
1.4.3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概述
2.1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直接理论渊源
2.1.1 黑格尔:以伦理性的爱为基础的伦理统一体
2.1.2 费尔巴哈:以抽象的“爱”为核心的“类本质”
2.1.3 原始社会史学家:对古代婚姻的历史考察
2.2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主要内容
2.2.1 “家庭、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基础”
2.2.2 家庭的本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2.3 家庭的功能:生产、经济、教化
2.2.4 家庭的逻辑曲线:两种生产理论
第3章 从人的发展看家庭的历史嬗变
3.1 家庭的演变与人的历史发展的关系
3.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起源的两大基础命题
3.2.1 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的辩证分析
3.2.2 “家庭”是“最初的所有制”
3.3 第一大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和人的发展
3.3.1 人的依赖性
3.3.2 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人与自然的交换
3.3.3 家庭的产生与发展
3.4 第二大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和人的发展
3.4.1 物的依赖性
3.4.2 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人与商品的交换
3.4.3 家庭的异化发展
3.5 第三大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和人的发展
3.5.1 自由个性
3.5.2 以情感价值为目的的人与人的平等互爱
3.5.3 消灭家庭
3.6 人的解放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现代启示
4.1 现代家庭的悖谬性表现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1.1 家庭形态的日益多元化
4.1.2 家庭角色的认同感出现分歧
4.1.3 家庭代际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
4.2 现代家庭与人的和谐发展的路径
4.2.1 以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基点
4.2.2 以建设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为归宿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现实的历史的人”及其意义[J]. 涂良川. 哲学研究. 2016(05)
[2]浅谈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对社会的现实意义[J]. 朱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S1)
[3]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女性解放困境与出路[J]. 王丹,赵东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4]唯物史观灵魂与唯心主义体系构造法则的矛盾——马克思的第一个历史哲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J]. 鲁品越. 河北学刊. 2015(02)
[5]马克思三大异化生成“人的本质”理论初探[J]. 张立鹏. 哲学研究. 2014(10)
[6]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概念[J]. 孙民. 哲学研究. 2014(06)
[7]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家庭”思想的哲学阐释[J]. 陈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8]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前沿问题及其内在逻辑[J]. 董金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9]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及其当代价值[J]. 陈旸. 理论月刊. 2013(08)
[10]恩格斯家庭思想对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研究[J]. 王福山. 前沿. 2013(14)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D]. 李丹.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D]. 高杰.吉林大学 2015
[2]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思想与人的发展[D]. 林萍.兰州大学 2014
[3]恩格斯的家庭思想研究[D]. 程晓旭.兰州大学 2012
[4]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D]. 高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1
[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D]. 孙旭.复旦大学 2010
[6]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D]. 石燕.安徽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98966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国外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难点、创新点
1.4.1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技术难点
1.4.3 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概述
2.1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直接理论渊源
2.1.1 黑格尔:以伦理性的爱为基础的伦理统一体
2.1.2 费尔巴哈:以抽象的“爱”为核心的“类本质”
2.1.3 原始社会史学家:对古代婚姻的历史考察
2.2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主要内容
2.2.1 “家庭、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基础”
2.2.2 家庭的本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2.3 家庭的功能:生产、经济、教化
2.2.4 家庭的逻辑曲线:两种生产理论
第3章 从人的发展看家庭的历史嬗变
3.1 家庭的演变与人的历史发展的关系
3.2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家庭起源的两大基础命题
3.2.1 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的辩证分析
3.2.2 “家庭”是“最初的所有制”
3.3 第一大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和人的发展
3.3.1 人的依赖性
3.3.2 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人与自然的交换
3.3.3 家庭的产生与发展
3.4 第二大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和人的发展
3.4.1 物的依赖性
3.4.2 以交换价值为目的的人与商品的交换
3.4.3 家庭的异化发展
3.5 第三大社会形态下的家庭和人的发展
3.5.1 自由个性
3.5.2 以情感价值为目的的人与人的平等互爱
3.5.3 消灭家庭
3.6 人的解放
第4章 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的现代启示
4.1 现代家庭的悖谬性表现及其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4.1.1 家庭形态的日益多元化
4.1.2 家庭角色的认同感出现分歧
4.1.3 家庭代际关系的矛盾日益突出
4.2 现代家庭与人的和谐发展的路径
4.2.1 以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为基点
4.2.2 以建设和谐家庭和和谐社会为归宿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现实的历史的人”及其意义[J]. 涂良川. 哲学研究. 2016(05)
[2]浅谈马克思主义家庭伦理思想对社会的现实意义[J]. 朱靖.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S1)
[3]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女性解放困境与出路[J]. 王丹,赵东海.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3)
[4]唯物史观灵魂与唯心主义体系构造法则的矛盾——马克思的第一个历史哲学体系及其历史地位[J]. 鲁品越. 河北学刊. 2015(02)
[5]马克思三大异化生成“人的本质”理论初探[J]. 张立鹏. 哲学研究. 2014(10)
[6]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社会”概念[J]. 孙民. 哲学研究. 2014(06)
[7]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家庭”思想的哲学阐释[J]. 陈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8]马克思主义的女性主义前沿问题及其内在逻辑[J]. 董金平.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3(05)
[9]马克思主义家庭观及其当代价值[J]. 陈旸. 理论月刊. 2013(08)
[10]恩格斯家庭思想对唯物史观的丰富与发展研究[J]. 王福山. 前沿. 2013(14)
博士论文
[1]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研究[D]. 李丹.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论马克思恩格斯家庭观[D]. 高杰.吉林大学 2015
[2]马克思恩格斯的家庭思想与人的发展[D]. 林萍.兰州大学 2014
[3]恩格斯的家庭思想研究[D]. 程晓旭.兰州大学 2012
[4]马克思和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D]. 高敏.江西师范大学 2011
[5]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研究[D]. 孙旭.复旦大学 2010
[6]两种生产理论及其在当代的发展[D]. 石燕.安徽大学 2006
本文编号:2998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2998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