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从“性恶”到“性具” ——荀子与传灯大师性论思想辨义

发布时间:2021-01-30 20:04
  荀子性恶之说,古来有异论,而尤以韩愈大醇小疵之说占据上风,殆至清代,有人认为荀子醇乎醇,根本无小疵可言,评价轩轾迥然不同。近代以降,受西方道德形而上学的影响,两岸学者相继对传统的荀子思想进行解构。一个较为明显的态势是,多数学者不再认为荀子是以性恶之说而断然否定人性之尊严,恰恰相反,他们认为荀子所论之性在其理论本身实则是超越善恶范畴之自然本性,且荀子思想之重心并不在性恶,而在隆礼,荀子反借性恶之名骇人耳目,是欲化性起伪、敦善成人,以凸显人性趋善之价值所在。然而,这种论断是否符合荀子本义?荀子的本义是什么?其又何以遭致如此之多的訾议与非难?诸多思虑,菑然介怀,是惟痛究其理而不能涣释。故本文首先从形式逻辑和内在逻辑分别考察了荀子性恶理论的两重逻辑关系。在荀子性恶理论当中,“性”和“伪”都各自具有两层涵义,荀子之所以能够在形式逻辑上证成性恶,离不开这两个重要概念各自的两层涵义所构成的一种阶层关系。在不易把握“性”的情况下,可以凭藉这一阶层关系,执果索因,逻辑自洽地从“伪恶”推出“性恶”。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荀子在“性”与“伪”的两层涵义之间还设有一丝张力,而此张力的载体即是荀子伦理思想中的另一重... 

【文章来源】:浙江财经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2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研究范围与方法
第一章 荀子“性恶”思想疏证
    第一节 人之性恶:荀子“性恶”思想的形式逻辑解析
    第二节 化性起伪:荀子“性恶”思想的内在逻辑分析
    第三节 荀子“性恶”思想的意义及影响
第二章 传灯大师“性具”思想析论
    第一节 《性善恶论》与天台“性具”思想探源
    第二节 《性善恶论》思想诠疏
    第三节 传灯大师“性具”思想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章 荀子与传灯大师性论思想之异同
    第一节 人性与佛性:儒佛对话何以可能
    第二节 荀子与传灯大师性论思想之分别
    第三节 荀子与传灯大师性论思想之互融
余论:从“性恶”到“性具”的伦理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唐荀学的嬗变及其特点[J]. 刘涛.  船山学刊. 2012(01)
[2]荀子“性恶”论辨正[J]. 陈林.  道德与文明. 2010(05)
[3]荀子的性恶是一种可能的趋向——对《荀子》中性、情、欲生发路径的思考[J]. 刘跃.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0(02)
[4]论儒家教育思想的基本理念[J]. 陈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5)
[5]天台宗“性具善恶”观论析[J]. 杨维中.  人文杂志. 2004(03)
[6]荀子“性恶”论原义[J]. 路德斌.  东岳论丛. 2004(01)
[7]荀子人性论之形上学义蕴——荀、孟人性论关系之我见[J]. 路德斌.  中国哲学史. 2003(04)
[8]逆性与顺性——荀子人性论的内在紧张[J]. 周炽成.  孔子研究. 2003(01)
[9]论中国佛教的人性善恶观——以天台宗为重点[J]. 王月清.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999(02)
[10]荀子“性恶”论新解[J]. 虞圣强.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04)



本文编号:3009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09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b9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