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3 02:30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在“后意识形态”时代进行意识形态批判的有益尝试。针对“意识形态终结”的断言,他结合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幽灵般的意识形态,揭露了资本主义左右公众想象的方式,开辟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方向。齐泽克认为传统的意识形态理论已经不适用了,必须将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重心从“知”转移到“行”,在此基础上,探索意识形态的运作机制。齐泽克着重展开了对商品拜物教的征兆性解读,阐释了意识形态幻象对现实的建构与缝合,揭示了这种意识形态幻象对主体的欲望和快感的操纵和控制。意识形态批判就是要穿越这一意识形态幻象,认识到意识形态幻象背后一无所有的事实。因此,幻象是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核心,我们可以把他的意识形态理论概括为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与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相比,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其内在的理论限度。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后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状况
1.2 国内外对齐泽克的研究现状
1.3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路径
第2章 商品拜物教和意识形态批判
2.1 商品拜物教: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切入点
2.1.1 资本主义并非人类最终答案
2.1.2 “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2.1.3 商品拜物教: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
2.2 马克思发明了征兆
2.2.1 商品形式的无意识
2.2.2 征兆:意识形态的崩溃点
2.3 商品拜物教:结构性的拜物教
2.3.1 商品拜物教:结构性的误认
2.3.2 商品拜物教:结构性的替换
第3章 意识形态幻象对现实的建构与缝合
3.1 当今的意识形态:反讽式的犬儒主义
3.2 意识形态:构建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
3.2.1 现实:大他者建构的产物
3.2.2 幻象:隐藏大他者的不一致性
3.2.3 无意识:外在于思想的思想形式
3.2.4 意识形态:虚假意识抑或社会存在
3.3 意识形态对现实的缝合:维持意识形态的同一性
3.3.1 空洞的主人能指
3.3.2 意义的回溯性
第4章 意识形态幻象对主体的建构
4.1 意识形态的根源:分裂的主体
4.2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填补主体的空位
4.2.1 崇高客体
4.2.2 欲望的客体原因
4.2.3 主体:意识形态幻象的建构物
4.3 意识形态内化主体的机制:认同与移情
4.3.1 认同
4.3.2 移情
第5章 意识形态批判: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
5.1 阐释征兆
5.1.1 阐释征兆:对创伤性内核的逃避
5.1.2 支撑征兆的心理机制:剩余快感
5.2 穿越幻象
5.3 质询真实
5.3.1 “真实的荒漠”
5.3.2 质询真实:挑战不可能
5.3.3 “深渊决定”的政治行为
第6章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走向何方
6.1 意识形态的隐匿性与幽灵性
6.2 意识形态批判与精神分析的内在张力
6.3 意识形态的僵局:难逃意识形态的统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J]. 杨慧林. 外国文学研究. 2009(02)
[2]试论齐泽克对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拉康化解读——兼议《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主题[J]. 夏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2)
[3]齐泽克论1968年“五月风暴”[J]. 连小丽,王小会. 国外理论动态. 2009(04)
[4]齐泽克论当前的金融危机[J]. 郑亚捷. 国外理论动态. 2008(12)
[5]抽象的秩序——齐泽克集权主义批判理论研究[J]. 章文. 科技信息. 2008(31)
[6]超越“现实”的“现实关怀”——马克思哲学如何理解和关注现实?[J]. 贺来. 哲学研究. 2008(10)
[7]齐泽克眼中的毛泽东[J]. 齐泽克,王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8]试论齐泽克对马克思“资本的限制就是资本本身”观点的理解[J]. 贾建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6)
[9]拜物教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J]. 戈士国. 哲学动态. 2008(04)
[10]评齐泽克的激进左翼政治理论[J]. 亚历克斯·柯林尼克斯,曾志浩. 现代哲学. 2008(02)
博士论文
[1]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D]. 万书辉.四川大学 2007
[2]霸权接合的哲学批判[D]. 周凡.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莫秀凤.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15755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后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状况
1.2 国内外对齐泽克的研究现状
1.3 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路径
第2章 商品拜物教和意识形态批判
2.1 商品拜物教:齐泽克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切入点
2.1.1 资本主义并非人类最终答案
2.1.2 “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
2.1.3 商品拜物教: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
2.2 马克思发明了征兆
2.2.1 商品形式的无意识
2.2.2 征兆:意识形态的崩溃点
2.3 商品拜物教:结构性的拜物教
2.3.1 商品拜物教:结构性的误认
2.3.2 商品拜物教:结构性的替换
第3章 意识形态幻象对现实的建构与缝合
3.1 当今的意识形态:反讽式的犬儒主义
3.2 意识形态:构建社会现实的无意识幻象
3.2.1 现实:大他者建构的产物
3.2.2 幻象:隐藏大他者的不一致性
3.2.3 无意识:外在于思想的思想形式
3.2.4 意识形态:虚假意识抑或社会存在
3.3 意识形态对现实的缝合:维持意识形态的同一性
3.3.1 空洞的主人能指
3.3.2 意义的回溯性
第4章 意识形态幻象对主体的建构
4.1 意识形态的根源:分裂的主体
4.2 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填补主体的空位
4.2.1 崇高客体
4.2.2 欲望的客体原因
4.2.3 主体:意识形态幻象的建构物
4.3 意识形态内化主体的机制:认同与移情
4.3.1 认同
4.3.2 移情
第5章 意识形态批判:穿越意识形态的幻象
5.1 阐释征兆
5.1.1 阐释征兆:对创伤性内核的逃避
5.1.2 支撑征兆的心理机制:剩余快感
5.2 穿越幻象
5.3 质询真实
5.3.1 “真实的荒漠”
5.3.2 质询真实:挑战不可能
5.3.3 “深渊决定”的政治行为
第6章 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理论走向何方
6.1 意识形态的隐匿性与幽灵性
6.2 意识形态批判与精神分析的内在张力
6.3 意识形态的僵局:难逃意识形态的统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向”的神学与文学研究——齐泽克“神学”的文学读解[J]. 杨慧林. 外国文学研究. 2009(02)
[2]试论齐泽克对黑格尔“实体即主体”的拉康化解读——兼议《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的主题[J]. 夏莹.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9(02)
[3]齐泽克论1968年“五月风暴”[J]. 连小丽,王小会. 国外理论动态. 2009(04)
[4]齐泽克论当前的金融危机[J]. 郑亚捷. 国外理论动态. 2008(12)
[5]抽象的秩序——齐泽克集权主义批判理论研究[J]. 章文. 科技信息. 2008(31)
[6]超越“现实”的“现实关怀”——马克思哲学如何理解和关注现实?[J]. 贺来. 哲学研究. 2008(10)
[7]齐泽克眼中的毛泽东[J]. 齐泽克,王芳.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8]试论齐泽克对马克思“资本的限制就是资本本身”观点的理解[J]. 贾建新.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06)
[9]拜物教语境中的意识形态概念[J]. 戈士国. 哲学动态. 2008(04)
[10]评齐泽克的激进左翼政治理论[J]. 亚历克斯·柯林尼克斯,曾志浩. 现代哲学. 2008(02)
博士论文
[1]文化文本的互文性书写:齐泽克对拉康理论的解释[D]. 万书辉.四川大学 2007
[2]霸权接合的哲学批判[D]. 周凡.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齐泽克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 莫秀凤.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0157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15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