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道教思想与早期山水画论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2 11:53
在美术史论中有将古希腊雕塑、贝多芬的交响乐以及中国宋代的山水画一起并称为世界文艺宝库中的三颗明珠。这一赞誉,对曾创造了奇瑰壮丽、物我浑成之博大境界的中国山水画来说,其实也是不为过的。中国的山水画,从广义来说,固然也属于风景画的范畴,至今山水画英译landscape,也是风景的意思。但同样是表现自然,山水画与普通风景画却有着明显的差别,只要稍加用心,便不难发现。普通的风景画,或是表现了乡间一隅的农舍、炊烟,令人心中荡漾起对田园牧歌的神往,或是表现了日出日落、山崩海啸等波澜壮阔的自然奇观,让你感受到自然的震撼和个人的渺小,在心中油然滋生出崇高的景仰之情,可山水画,尤其是五代、北宋以来的中国山水画,却在上述两种审美感觉之外,唤了人们的另一种感受。这是一种独特的神秘感受,有时神奇到甚至能让你感到自己已把握住了整个宇宙,是一种与天地精神往来,与造化者同游的境界。造成这种感受的奥妙,归根结蒂,是因为那些山水画的创作者是用一种“心眼”去玄览世界,换句话说,画家并不是仅仅画出了他的眼中所见,更是画出了他的心中所鉴。在中国的绘画艺术之中,山水画更体现人们对整个宇宙的宏观体悟,将万之里遥,千仞之高的天地山...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老子》“美”学思想
第一节 《老子》的历史性前提
第二节 《老子》论美之感受
第三节 互根并济的美丑观
第四节 “涤除玄览”的体验论
第二章 《庄子》美学思想
第一节 《庄子》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无形的美学观
第三节 “解衣般礴”———了无挂碍的创作态度
第四节 “与物为春”———物我两忘的体验论
第三章 澄怀观道——玄学背景下的山水画论
第一节 名教与自然
第二节 栖丘饮谷——宗炳的禅意生涯
第三节 众山皆响——《画山水序》的畅神之境
第四章 隋唐仙学与山水画关系
第一节 道教仙学、仙山概念对山水画及理论的构建
第二节 仙山概念的形象化表达
第三节 阆苑仙姿——隋唐山水画的仙学氛围
第四节 隋唐道教服气与心性对画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030826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老子》“美”学思想
第一节 《老子》的历史性前提
第二节 《老子》论美之感受
第三节 互根并济的美丑观
第四节 “涤除玄览”的体验论
第二章 《庄子》美学思想
第一节 《庄子》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大美无形的美学观
第三节 “解衣般礴”———了无挂碍的创作态度
第四节 “与物为春”———物我两忘的体验论
第三章 澄怀观道——玄学背景下的山水画论
第一节 名教与自然
第二节 栖丘饮谷——宗炳的禅意生涯
第三节 众山皆响——《画山水序》的畅神之境
第四章 隋唐仙学与山水画关系
第一节 道教仙学、仙山概念对山水画及理论的构建
第二节 仙山概念的形象化表达
第三节 阆苑仙姿——隋唐山水画的仙学氛围
第四节 隋唐道教服气与心性对画论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本文编号:3030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3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