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的人心论及其仁学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21:47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颇具影响的人物,他晚年的人心论以及由人心论而阐发的儒家仁学是其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梁漱溟的人心论以人心作为宇宙大生命的本体,突显宇宙大生命超越生存和繁衍的两大问题不断向上奋进的本性。在这种不断向上奋进中,人心以动物的本能为起始先后发展了理智和理性的重要范畴。理智体现着生命的自觉和创造,理性则达到了生命的向善和审美;理智和理性是生命不断奋进发展的成果,因此人类秉承这些成果从低等动物的物类里脱颖而出,成为最可代表宇宙大生命者。理性是人心发展的最高级阶段,也是人心最根本的特征。人心因理性的作用而具有向善的道德本质和审美的精神活动,这又成为儒家仁学道德伦理的基础。梁漱溟以此为依据,阐释了儒家的仁学,即本性道德的仁者修养,旨趣尚情的仁者性情和关怀渴切的仁者人生。梁漱溟在他的仁学中,结合理性的作用论述了仁的品性、通达和直觉,形成了本性道德的仁者修养;注重真性情的价值阐发了仁的愉悦、无我和安足,品味出旨趣尚情的仁者性情;以其自身的思想轨迹和人生历程为底本提出了快乐人生、道德人生和践履人生的人生样态,构建出关怀渴切的仁者人生。在充满坎坷浮沉的二十世纪的中国,作为文化精英的梁漱溟怀...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研究综述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梁漱溟人心论和仁学的形成
一、梁漱溟人心论的思想渊源
二、宇宙大生命的本性
三、人性、人心和人生
第三章 梁漱溟的人心论——仁学思想的心理学求证
一、“本能”与“理智”
(一)“本能”:“率循本能”与“趋向理智”
(二)“本能”与“理智”之分
(三)“理智”:生命的自觉与创造
二、“理智”与“理性”
(一)“理智”与“理性”之分
(二)“理性”:生命的向善与审美
(三)“理性”与儒家的“仁”
第四章 梁漱溟的仁学——道德人生的伦理学建构
一、本性道德的仁者修养
(一)行于“仁”:仁者爱人,阐发仁学
(二)通于“仁”:善本乎通,恶起于局
(三)觉于“仁”:直觉敏锐,情感真挚
二、旨趣尚情的仁者性情
(一)心灵自足的孔颜之乐
(二)对方为重的无我之态
(三)性情真实的安仁之境
三、关怀渴切的仁者人生
(一)去欲无我的快乐人生
(二)理想主义的道德人生
(三)修己成物的践履人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直觉、理性、人心:梁漱溟对中国文化解读的三阶段[J]. 张永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梁漱溟的“仁”者意境[J]. 王佥崇. 学术交流. 2010(10)
[3]梁漱溟对中西人生模式的比较研究:其儒学复兴的逻辑基础[J]. 袁洪亮. 伦理学研究. 2010(03)
[4]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J]. 秦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5]梁漱溟的“尚情”说[J]. 刘永青. 理论界. 2009(01)
[6]梁漱溟:最后的儒家[J]. 张亚静. 学习博览. 2007(05)
[7]梁漱溟的“科学”概念[J]. 顾红亮. 中国哲学史. 2007(03)
[8]论梁漱溟的儒学观[J]. 王军. 广西社会科学. 2007(01)
[9]“理性”与现代性的价值依托[J]. 顾红亮. 人文杂志. 2006(06)
[10]试析梁漱溟眼中的孔子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J]. 倪蓉蓉,俞红飞. 广西地方志. 2005(04)
本文编号:3067871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梁漱溟新儒学思想研究综述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梁漱溟人心论和仁学的形成
一、梁漱溟人心论的思想渊源
二、宇宙大生命的本性
三、人性、人心和人生
第三章 梁漱溟的人心论——仁学思想的心理学求证
一、“本能”与“理智”
(一)“本能”:“率循本能”与“趋向理智”
(二)“本能”与“理智”之分
(三)“理智”:生命的自觉与创造
二、“理智”与“理性”
(一)“理智”与“理性”之分
(二)“理性”:生命的向善与审美
(三)“理性”与儒家的“仁”
第四章 梁漱溟的仁学——道德人生的伦理学建构
一、本性道德的仁者修养
(一)行于“仁”:仁者爱人,阐发仁学
(二)通于“仁”:善本乎通,恶起于局
(三)觉于“仁”:直觉敏锐,情感真挚
二、旨趣尚情的仁者性情
(一)心灵自足的孔颜之乐
(二)对方为重的无我之态
(三)性情真实的安仁之境
三、关怀渴切的仁者人生
(一)去欲无我的快乐人生
(二)理想主义的道德人生
(三)修己成物的践履人生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直觉、理性、人心:梁漱溟对中国文化解读的三阶段[J]. 张永超.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梁漱溟的“仁”者意境[J]. 王佥崇. 学术交流. 2010(10)
[3]梁漱溟对中西人生模式的比较研究:其儒学复兴的逻辑基础[J]. 袁洪亮. 伦理学研究. 2010(03)
[4]梁漱溟的中国哲学观[J]. 秦淮.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5]梁漱溟的“尚情”说[J]. 刘永青. 理论界. 2009(01)
[6]梁漱溟:最后的儒家[J]. 张亚静. 学习博览. 2007(05)
[7]梁漱溟的“科学”概念[J]. 顾红亮. 中国哲学史. 2007(03)
[8]论梁漱溟的儒学观[J]. 王军. 广西社会科学. 2007(01)
[9]“理性”与现代性的价值依托[J]. 顾红亮. 人文杂志. 2006(06)
[10]试析梁漱溟眼中的孔子人生哲学及其现代价值[J]. 倪蓉蓉,俞红飞. 广西地方志. 2005(04)
本文编号:3067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67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