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2 21:14
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本文拟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文化相融合的角度,根据墨家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探索墨家思想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并进一步探讨其对于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意义。墨家是中国先秦诸子时期代表必要劳动需求者利益的学派,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家思想对中国历史及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墨家思想的重要性往往为中共党史学界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领域的研究者所忽视,因此,无论是对于墨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的研究,还是对于墨家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影响的研究,在当前都显得非常薄弱。实际上,墨学自近代复兴以来,在20世纪上半叶一度压倒儒学,“墨学救国”成为当时的思想潮流。西方社会主义学说传入中国后,中国多数的探索者出于中西会通的文化心理,将墨学与西方社会主义学说相融合。墨学复兴为来自异质文化的社会主义学说提供了适宜的文化土壤,使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能够在中国扎根。同时,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健将以与西方文化相会通的墨学为武器...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被忽略的重要角色:墨家
(二) 政党转型后党员干部出现问题的中国文化背景
(三) 党在长期执政后仍应保持民族文化中的墨家美德
(四)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二、学术史梳理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墨家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儒道墨三家及其文化导向意义
第二节 墨家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传入中国
1.2.1 大同传统源自墨家思想
1.2.2 大同传统与社会主义思潮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与墨家思想的历史联系
1.3.1 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时与墨学相融合
1.3.2 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墨家思想的融合
第二章 中国革命与墨家思想
第一节 尊墨抑儒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2.1.1 近代墨学复兴与"墨学救国"思潮
2.1.2 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健将的尊墨抑儒
2.1.3 尊墨抑儒何以能解放思想
2.1.4 墨学复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及党的早期领导人与墨家思想
2.2.1 墨家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
2.2.2 党的其他早期领导人对墨家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延安精神中的墨家思想因素
2.3.1 延安时期党对墨家思想的重视与研究
2.3.2 延安精神中的墨家思想因素
2.3.3 墨家思想有利于干部革命化
第三章 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建设
第一节 "尚力""非命"与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3.1.1 墨家"尚力""非命"的主张
3.1.2 "尚力""非命"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兼爱"中的人民利益
3.2.1 "兼爱"与"别爱"
3.2.2 "兼爱"的现代转化: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
3.2.3 "兴利除害"与为人民服务
第四章 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第一节 "以自苦为极"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1.1 "以自苦为极"的墨家
4.1.2 墨家思想有利于党员干部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节 "言必信行必果"与言行一致
4.2.1 "言必信,行必果"
4.2.2 党员干部必须言行一致
第三节 "摩顶放踵"与甘于奉献
4.3.1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4.3.2 墨家思想中的奉献精神
第四节 墨家思想与反对官僚主义
第五章 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组织建设
第一节 墨家"尚贤"主张
第二节 党员干部队伍组织建设中的"尚贤"
5.2.1 "厚乎德行"与以德为先
5.2.2 "辩乎言谈"与干部失语
5.2.3 "博乎道术"与学习型政党
5.2.4 "尚贤使能"与任人唯贤
第六章 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制度建设
第一节 墨家法治思想对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制度建设的意义
6.1.1 "法仪"与"墨者之法"
6.1.2 墨家法治思想有利于树立和增强制度的权威
第二节 "尚同"中的民主与集中
6.2.1 墨家"尚同"主张及其意义
6.2.2 "尚同"与加强民主集中制
第七章 墨家思想与反腐倡廉建设
第一节 墨家对奢侈腐化现象的批判及其意义
第二节 墨家思想与廉政文化建设
第八章 墨家思想的历史局限
第一节 墨家思想的历史局限
8.1.1 "钜子"的绝对专断
8.1.2 平均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 #]48
8.1.3 "信天明鬼"的迷信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墨家思想的现代转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新论[J]. 郑林华. 党的文献. 2010(02)
[2]毛泽东和党的其他早期领导人与墨家思想略论[J]. 郑林华. 党的文献. 2009(03)
[3]毛泽东与墨子军事思想之比较[J]. 曹秀华. 河南社会科学. 2009(03)
[4]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J]. 李源潮. 求是. 2008(20)
[5]陈云在重要历史关头的哲学思维[J]. 杨宗丽,杨明伟. 党的文献. 2008(04)
[6]墨家智慧与中国文化走向[J]. 孙中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5)
[7]社会主义思想史视角下的近代墨学复兴[J]. 贾乾初.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8]中国现代文化选择的重大转折——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特色[J]. 刘景泉. 中共党史研究. 2002(02)
[9]墨家的迷信意识[J]. 罗世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10]墨家的专制主义[J]. 罗世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5)
硕士论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D]. 黄延敏.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78991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 被忽略的重要角色:墨家
(二) 政党转型后党员干部出现问题的中国文化背景
(三) 党在长期执政后仍应保持民族文化中的墨家美德
(四) 关于本文的几点说明
二、学术史梳理
三、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的墨家思想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儒道墨三家及其文化导向意义
第二节 墨家社会理想与社会主义传入中国
1.2.1 大同传统源自墨家思想
1.2.2 大同传统与社会主义思潮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人与墨家思想的历史联系
1.3.1 科学社会主义传入中国时与墨学相融合
1.3.2 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墨家思想的融合
第二章 中国革命与墨家思想
第一节 尊墨抑儒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2.1.1 近代墨学复兴与"墨学救国"思潮
2.1.2 五四新文化运动诸健将的尊墨抑儒
2.1.3 尊墨抑儒何以能解放思想
2.1.4 墨学复兴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义
第二节 毛泽东及党的早期领导人与墨家思想
2.2.1 墨家思想对毛泽东的影响
2.2.2 党的其他早期领导人对墨家思想的借鉴
第三节 延安精神中的墨家思想因素
2.3.1 延安时期党对墨家思想的重视与研究
2.3.2 延安精神中的墨家思想因素
2.3.3 墨家思想有利于干部革命化
第三章 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思想建设
第一节 "尚力""非命"与自力更生自强不息
3.1.1 墨家"尚力""非命"的主张
3.1.2 "尚力""非命"的当代价值
第二节 "兼爱"中的人民利益
3.2.1 "兼爱"与"别爱"
3.2.2 "兼爱"的现代转化:维护最广大人民利益
3.2.3 "兴利除害"与为人民服务
第四章 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
第一节 "以自苦为极"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1.1 "以自苦为极"的墨家
4.1.2 墨家思想有利于党员干部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节 "言必信行必果"与言行一致
4.2.1 "言必信,行必果"
4.2.2 党员干部必须言行一致
第三节 "摩顶放踵"与甘于奉献
4.3.1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4.3.2 墨家思想中的奉献精神
第四节 墨家思想与反对官僚主义
第五章 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组织建设
第一节 墨家"尚贤"主张
第二节 党员干部队伍组织建设中的"尚贤"
5.2.1 "厚乎德行"与以德为先
5.2.2 "辩乎言谈"与干部失语
5.2.3 "博乎道术"与学习型政党
5.2.4 "尚贤使能"与任人唯贤
第六章 墨家思想与党员干部队伍制度建设
第一节 墨家法治思想对于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制度建设的意义
6.1.1 "法仪"与"墨者之法"
6.1.2 墨家法治思想有利于树立和增强制度的权威
第二节 "尚同"中的民主与集中
6.2.1 墨家"尚同"主张及其意义
6.2.2 "尚同"与加强民主集中制
第七章 墨家思想与反腐倡廉建设
第一节 墨家对奢侈腐化现象的批判及其意义
第二节 墨家思想与廉政文化建设
第八章 墨家思想的历史局限
第一节 墨家思想的历史局限
8.1.1 "钜子"的绝对专断
8.1.2 平均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 #]48
8.1.3 "信天明鬼"的迷信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墨家思想的现代转换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新论[J]. 郑林华. 党的文献. 2010(02)
[2]毛泽东和党的其他早期领导人与墨家思想略论[J]. 郑林华. 党的文献. 2009(03)
[3]毛泽东与墨子军事思想之比较[J]. 曹秀华. 河南社会科学. 2009(03)
[4]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J]. 李源潮. 求是. 2008(20)
[5]陈云在重要历史关头的哲学思维[J]. 杨宗丽,杨明伟. 党的文献. 2008(04)
[6]墨家智慧与中国文化走向[J]. 孙中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5)
[7]社会主义思想史视角下的近代墨学复兴[J]. 贾乾初.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3)
[8]中国现代文化选择的重大转折——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化特色[J]. 刘景泉. 中共党史研究. 2002(02)
[9]墨家的迷信意识[J]. 罗世烈.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4)
[10]墨家的专制主义[J]. 罗世烈.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05)
硕士论文
[1]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D]. 黄延敏.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078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78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