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后学对“中”的思想之传承与转化
发布时间:2021-03-14 04:04
"中"在先秦哲学探究,具有承转启后的重要作用,自从《保训》揭示"中"与观象授时相关,且为天命传承的保训,它在中国哲学发展的初期,显然就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与作用。先秦哲学论及"中",首先就想到儒家"中庸"与"中和"之说,"中庸"不只是孔子论述,甚至成为子思《中庸》所传述之思想核心与开展,即《中庸》由孔子之"中庸"开展"中和"之说。本文在此仅述先秦有关"中庸"与"中和"之说如何被转化,并追溯其与"中"的联系。兹分三阶段论述之:一为殷周关于"中"的思想探源;二为孔子对于"中"的思想继承与转化;三为孔门后学对于"中""、中庸"思想的继承与转化。此一探究也可让我们发现何以战国中晚期",心性"成为诸子关切的论题核心之一。
【文章来源】:国学学刊. 2020,(01)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殷周对于“中”的思想探源
三、孔子对于“中”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一)“中”之意义的传承与转化
(二)“中”之图像意义之转化与“德”的融通
(三)“仁”与“中”的联系
1.“仁”与“礼”的关系
2.“仁”与“直”和“中”的关系
3.“礼”与“中”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义探本[J]. 郭沂. 周易研究. 2019(03)
[2]《保训》故事与地中之变迁[J]. 冯时. 考古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081454
【文章来源】:国学学刊. 2020,(01)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前言
二、殷周对于“中”的思想探源
三、孔子对于“中”思想的继承与转化
(一)“中”之意义的传承与转化
(二)“中”之图像意义之转化与“德”的融通
(三)“仁”与“中”的联系
1.“仁”与“礼”的关系
2.“仁”与“直”和“中”的关系
3.“礼”与“中”的关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德”义探本[J]. 郭沂. 周易研究. 2019(03)
[2]《保训》故事与地中之变迁[J]. 冯时. 考古学报. 2015(02)
本文编号:3081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8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