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贺麟“新心学”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4 11:37
  贺麟先生早期创建的“新心学”是现代新儒家重要哲学思想体系之一,这也奠定了贺麟在现代新儒家的代表地位。置身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从历史的和辩证的角度看,“新心学”有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启发性。“新心学”思想主要体现在贺麟的由五十余篇学术论文集结成的两本著作《近代唯心论简释》、《文化与人生》中。我们据此,把“新心学”思想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哲学理论部分,其二、文化与伦理现实部分,这也是本文展开的两条线索。“新心学”最大的价值在于哲学理论部分。贺麟认为哲学的历史即是“理性化一切的历史”,“新心学”实质上是引入康德、黑格尔哲学以补充儒家在理性精神方面的不足,并且发展出了知性范畴作为科学知识之形而上学的基础、理性范畴作为道德之形而上学的基础。“新心学”通过对主体的意识和认识进行理性思辨,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本体论、认识论、知行观、方法论和文化观,并通过亦心亦理的理性精神打通了这五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这在根本上改变了儒家传统分别按心、理某一路向展开的致思传统。但是,囿于现代新儒家的理想追求与问题意识,“新心学”虽然具有圆融的理性和认识的能动性,并对诸多文化和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但其... 

【文章来源】: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1章 贺麟“新心学”的形成与精神实质
    1.1 社会背景:对近代民族文化危机的回应
    1.2 理论渊源:中西哲学思想的贯通融会
    1.3 复兴儒家心学:贺麟“新心学”的精神实质
第2章 贺麟“新心学”的主要内容
    2.1 本体论
        2.1.1 心即理论
        2.1.2 心物合一论
        2.1.3 心性合一论
        2.1.4 逻辑之心与心理之心的不同
        2.1.5 至善之理与理性的不同
    2.2 时空观
        2.2.1 时空是理
        2.2.2 超时空之境界
    2.3 知行观
        2.3.1 贺麟知行合一论的具体内容
        2.3.2 贺麟知行合一观与其他知行合一观之比较
    2.4 文化观
        2.4.1 文化之体用
        2.4.2 传统文化之复兴
    2.5 方法论
        2.5.1 宋儒的直觉法
        2.5.2 逻辑分析法
        2.5.3 矛盾辩证法
        2.5.4 三种方法的关系及其运用
第3章 贺麟“新心学”的理论贡献及当代价值
    3.1 “新心学”在中国现代哲学中的地位
    3.2 “新心学”与现代新儒家
    3.3 “新心学”的历史局限
    3.4 “新心学”对当代文化建设之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心理之间:本体的主体性与本体的理想性——以熊十力、冯友兰、贺麟为中心[J]. 李维武.  社会科学战线. 2018(02)
[2]复兴儒学的根本意义:寻回民族魂[J]. 余仕麟,余彦.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5(12)
[3]论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建构与其宗教性的贯通[J]. 段吉福.  哲学研究. 2014(10)
[4]理想主义信念中的儒家复兴和抗战建国——贺麟先生的《文化与人生》简评[J]. 张祥龙.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
[5]现代新儒学与中国现代哲学范式转型——以唐君毅道德形上学为中心[J]. 段吉福.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12)
[6]贺麟先生知行关系论的创见[J]. 刘俊哲.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7]论贺麟新心本体论体系的构建及其历史性转变[J]. 刘俊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8)
[8]逻辑之心和直觉方法——《近代唯心论简释》打通中西哲理的连环套?[J]. 张祥龙.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02)
[9]文化为体用之全,以中学化西学——贺麟的文化体用观[J]. 刘俊哲.  宜宾学院学报. 2011(10)
[10]唐君毅心本体论及其理论贡献[J]. 余仕麟.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本文编号:30821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821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