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现代性与马克思哲学的实践转向

发布时间:2021-03-14 17:04
  现代性问题是当代哲学思潮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现代性问题如何产生,有哪些道路来阐述这个问题,又如何把这一问题审视清楚,我们通过反思西方近代以来的启蒙理性架构起来的理性主义运思方式和对现代性问题的基本立场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理性主义的自我反思并没有达到拯救启蒙理性目的,于是我们从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的实践转向出发,考察其对理性主义的超越向度,阐述其合理性,从而得出了拯救现代性问题的面向未来的方案,那就是共产主义。怎么样达到共产主义,面对这样一个追问,我们首先就得从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主题转换——实践开始。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从开始奉理性为权威,造成自身的困境,到黑格尔首次从理性主义体系内部做自我反思,构成了整个西方理性主义现代性的清晰线索,这种自我膨胀到自我反思的过程根本就没能实现现代性问题的自我拯救。马克思以实践为其发现现代性问题的突破口,我们发现在其哲学文本中到处可以看到他的理论志趣和伦理关怀,主要表现在:纠正启蒙理性的权威;反对工具化倾向;关注弱势群里的生存现状;反思历史主义的历史观;等等。他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实现对传统理性主义的现代性思维模式的超越,为那些被现代性问题束缚的人们提供救赎的可能...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传统现代性的特征:理性主义
    1.1 理性主义现代性的发端:启蒙理性
        1.1.1 启蒙理性的出场
        1.1.2 启蒙理性的二重性
        1.1.3 启蒙理性与现代性
    1.2 理性主义现代性的内在冲突
        1.2.1 诸多僵死的对峙
        1.2.2 人与"他者"关系的紧张
        1.2.3 历史观上的线性发展与自我否定
    1.3 理性主义现代性的自我反思
        1.3.1 黑格尔哲学的现代性反思倾向
        1.3.2 理性主义主体"内在反思"的软弱性
第二章 马克思的现代性态度:"实践"
    2.1 马克思哲学的主题
        2.1.1 马克思"实践哲学"的产生
        2.1.2 实践哲学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
        2.1.3 实践转向是对传统哲学主题的根本转换
    2.2 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与现代性
        2.2.1 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出场
        2.2.2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与反省
        2.2.3 马克思的现代性初步方案:对异化的扬弃
    2.3 马克思实践哲学对传统现代性的超越
        2.3.1 超出理性主义的内在性的自我反省
        2.3.2 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2.3.3 指向未来的现代性问题救赎---共产主义
第三章 现代性视域中"实践哲学"的当代意义
    3.1 现代性"实践哲学"与后现代
        3.1.1 后现代哲学的特色
        3.1.2 马克思的现代性哲学思想对后现代的影响
    3.2 现代性"实践哲学"与中国现代性问题
        3.2.1 中国的现代性难题
        3.2.2 马克思的现代性哲学思想对我们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与现代性批判[J]. 窦栋有,彭冰冰.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1)
[2]西方哲学主题的历史转换与中国哲学的现代性问题[J]. 余卫国.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4)
[3]卢梭与启蒙理性批判[J]. 刘莘.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4]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方法论[J]. 胡刘.  学术研究. 2004(11)
[5]后现代语境与马克思哲学总体性概念的再思考[J]. 仰海峰.  现代哲学. 2004(04)
[6]马克思哲学的现代哲学品格及其当代性[J]. 贺来.  东岳论丛. 2004(03)
[7]传统·现代性·后现代[J]. 姚介厚.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6)
[8]从马克思到舍勒:反现代性理论的转型[J]. 张盾.  浙江学刊. 2003(05)
[9]走出现代性问题的理论误区[J]. 王晓东.  求是学刊. 2003(03)
[10]浅谈如何讲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性本质问题[J]. 朱荣英.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1)



本文编号:3082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082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5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