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道器视域下的老子名论

发布时间:2017-04-18 09:09

  本文关键词:道器视域下的老子名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道器作为一对哲学范畴出现之后,道器之间的关系便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总的来说,不管形而上的“道”是作为本体还是规律等涵义,它都是主体所观待的“对象”,而这限定了后来学者所理解老子的道器观时所能理解的深度。本文试图先论述老子的道器观,接着论述“名”与“无名”在沟通着道器上所起的作用。第一章交代了本文的目的,本文试图在《老子》文本中梳理出“道——名(无名)——器”的这样一个结构,以此结构来理解老子的思想。第二章总结了前人所理解的“道”以及“名”。前人所理解的“道”总体来说都是主体所面对的“对象”,这无疑使道成了一“物”;前人在理解老子的“名”时,则存在着老子主“名”和主“无名”这样两派观点,而且所依据的文本仅仅是《老子》中出现“名”字的章节。第三章指出“道”与“器”是主体实践的两种状态,“道”与“器”的区分并不是在世界那里自行完成的。第四章把对“名”的探究扩展到整个文本,而不仅仅是出现“名”字的篇章,“名”与“无名”是主体对世界的建构和去执,沟通着“道”与“器”,老子没有称道而废器,所以他在肯定名的建构作用的同时主张去执,故而老子曰:“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
【关键词】: 无名 实践 去执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B223.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言6-8
  • 第二章 前人研究视野中老子的“道”与“名”8-17
  • 2.1 前人对《老子》中“道”的解读8-13
  • 2.2 前人对《老子》中“名”的解读13-17
  • 第三章“道”与“器”:主体实践的两种状态17-23
  • 3.1 韩非所解的道器17
  • 3.2 宋明儒者所理解的道器17-19
  • 3.3“理气”与“道器”等同所带来的问题19-20
  • 3.4 老子的道器观20-23
  • 第四章“名”与“无名”:“道”“器”间的通道23-35
  • 4.1“名”的本义23
  • 4.2《老子》文本中的“名”23-24
  • 4.3 方法的反思24-25
  • 4.4“名”:主体对世界的建构以及建构之后的执着25-29
  • 4.5 实践而非认知:无名,去执的实践功夫29-35
  • 第五章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7
  • 致谢3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弘;;追忆雷震、殷海光与方东美——陈鼓应教授访谈录[J];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14期

2 刘敬文;;陈鼓应:徘徊在庄子和尼采之间[J];山西青年;2013年21期

3 刘国民;;陈鼓应之老子“仁义礼”观的反思和批判[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10期

4 陈红兵;“道家主干说”得失简评——陈鼓应《老庄新论》读后[J];哲学研究;1992年01期

5 干春松;道家是中国哲学史的主干──访陈鼓应先生[J];哲学动态;1994年11期

6 王光明;;老庄的精神世界[J];基础教育;2007年05期

7 吕绍纲;《易大传》与《老子》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思想体系——兼与陈鼓应先生商榷[J];哲学研究;1989年08期

8 陈鼓应;干春松;;学术与政治之间:“台大哲学系事件”始末——陈鼓应的记忆[J];学术月刊;2013年05期

9 王振复;;陈鼓应的“道家主干”说[J];书城;1996年04期

10 余三定;要入乎其内才能出乎其外──陈鼓应教授的哲学史研究[J];云梦学刊;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雪梅 胡仲平;会通中西 齐物逍遥[N];人民日报;2012年

2 常绍民;陈鼓应的“道家研究书系”[N];中华读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闫超;道器视域下的老子名论[D];兰州大学;2016年

2 田雪明;陈鼓应老子思想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3 张丽娟;陈鼓应的《易传》观批评[D];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道器视域下的老子名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45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45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d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