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及王门后学工夫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09:24
论文结构分为四章,约3万字。第一章引言,简单的梳理“本体工夫论”阳明心学在王阳明处的产生、发展到其后期门人对其理论的理解不同以及其理论基础。第二章“致良知”工夫本体论的“体用一元”,揭示在哲学上,阳明以“心”作为其存在之本体,到了其成熟期,则以“良知”作为其道德存在之本体,以“致良知”为道德实践工夫,本体与功夫成为阳明心学的基本命题。其本体工夫论的特点是体用一元,即本体即工夫,本体工夫原不可分,本体为工夫内在规定,工夫为本体实际呈现。“良知”作为吾心的先验本体,“致”是后天的功夫,“致良知”即蕴含着本体与功夫的同一关系。“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本体与功夫本来是一个和合结构。这种本体工夫论,没有先天的绝对和已成的对待,一切俱在具体的境域中活活地呈现。第三章到第四章主要论述泰州学派的王心斋和浙中学派的王畿的思想,王阳明众多弟子中,网艮与王畿是两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们都曾受到王阳明的赏识和器重,但是二者的思想往往同阳明师说由矛盾冲突,其中王心斋属于泰州学派,王畿属于浙中学派,在王门六派中属于王门左派或假阳明学派,冈田武彦认为二者在三派论中又可以被归类于现成派。王心斋和王畿都强调良知是...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由宋代到明代的时代精神
1.2 本体与工夫的关系
1.3 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意义
第2章 王阳明
2.1 王阳明生平
2.2 “心即理”的本体论
2.3 “致良知”的工夫论
2.4 王阳明的克己工夫
第3章 王龙溪
3.1 王龙溪生平
3.2 “四无说”与“四有说”
3.3 “无中生有”说
3.4 “消欲”工夫
第4章 王心斋
4.1 王心斋生平
4.2 “致良知”与“良知致”
4.3 “天地良知”
4.4 “日用良知”
第5章 从阳明心学到其后学工夫论流传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龙溪心性工夫论的内涵和思想特色[J]. 李丕洋.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3)
[2]良知与知识:王心斋的工夫论探析[J]. 谢群洋,柳明芳. 中华文化论坛. 2017(12)
[3]如何守护良知?——陆王心学工夫中“自力”与“他力”辩证[J]. 陈立胜. 哲学研究. 2017(10)
[4]牟宗三哲学中的两种圆教形态及其内在张力[J]. 徐波. 哲学研究. 2016(10)
[5]良知从“见在”到“现成”[J]. 王文琦. 人文杂志. 2016(05)
[6]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J]. 吴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7]“心即理”的意向性诠释——从现象学看阳明心学[J]. 欧阳谦,Shao Yanan. 孔学堂. 2015(04)
[8]“良知现成”与“世间那有现成良知?”——论泰州学派与罗洪先的哲学差别[J]. 罗高强.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9]王龙溪“见在良知”说再析[J]. 钟治国. 中国哲学史. 2015(02)
[10]仁学本体论[J]. 陈来. 文史哲. 2014(04)
博士论文
[1]从“见在”到“现成”:阳明良知教的演变[D]. 王文琦.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王龙溪心学思想研究[D]. 郑洪晓.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阳明本体—工夫系统在良知现成派视域下的流变与形态[D]. 赵胤.兰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67276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由宋代到明代的时代精神
1.2 本体与工夫的关系
1.3 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际意义
第2章 王阳明
2.1 王阳明生平
2.2 “心即理”的本体论
2.3 “致良知”的工夫论
2.4 王阳明的克己工夫
第3章 王龙溪
3.1 王龙溪生平
3.2 “四无说”与“四有说”
3.3 “无中生有”说
3.4 “消欲”工夫
第4章 王心斋
4.1 王心斋生平
4.2 “致良知”与“良知致”
4.3 “天地良知”
4.4 “日用良知”
第5章 从阳明心学到其后学工夫论流传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龙溪心性工夫论的内涵和思想特色[J]. 李丕洋. 浙江社会科学. 2018(03)
[2]良知与知识:王心斋的工夫论探析[J]. 谢群洋,柳明芳. 中华文化论坛. 2017(12)
[3]如何守护良知?——陆王心学工夫中“自力”与“他力”辩证[J]. 陈立胜. 哲学研究. 2017(10)
[4]牟宗三哲学中的两种圆教形态及其内在张力[J]. 徐波. 哲学研究. 2016(10)
[5]良知从“见在”到“现成”[J]. 王文琦. 人文杂志. 2016(05)
[6]心学道统论——以“颜子没而圣学亡”为中心[J]. 吴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3)
[7]“心即理”的意向性诠释——从现象学看阳明心学[J]. 欧阳谦,Shao Yanan. 孔学堂. 2015(04)
[8]“良知现成”与“世间那有现成良知?”——论泰州学派与罗洪先的哲学差别[J]. 罗高强.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9]王龙溪“见在良知”说再析[J]. 钟治国. 中国哲学史. 2015(02)
[10]仁学本体论[J]. 陈来. 文史哲. 2014(04)
博士论文
[1]从“见在”到“现成”:阳明良知教的演变[D]. 王文琦.陕西师范大学 2016
[2]王龙溪心学思想研究[D]. 郑洪晓.山东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阳明本体—工夫系统在良知现成派视域下的流变与形态[D]. 赵胤.兰州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1672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672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