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布伯“我—你”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22:15
自笛卡尔以来的西方传统哲学,一直将宣扬主体性作为其主要的任务。但随着主体性哲学的发展,主体性哲学后来被认为陷入了唯我论的困境。自此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他人”问题,认为哲学不可回避“他人”,于是晚年时期的胡塞尔正式提出了主体间性的概念,力图解决唯我论所造成的困境。许多西方哲学家开始关注主体间性这一哲学问题,并提出各自关于“自我”对“他人”构建的主体间性理论。这其中包括萨特、梅洛庞蒂、马丁布伯等西方哲学家。他们都在各自不同的领域,从自身的角度去阐述关于自我对他人的构建理论。马丁布伯作为一名犹太教哲学家,从犹太宗教思想的角度,批判传统西方主体性哲学思想。马丁布伯认为传统西方哲学一直以来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他者的存在价值,传统西方哲学一直以宣扬“我思故我在”这一哲学命题为己任,认为作为主体的“我”能够主宰一切,而马丁布伯对此并不认同。在马丁布伯看来,真正决定人存在的是“我”与世界存在的他者之间的关系,于是提出“我—你”关系哲学。对此文章展开了深入的讨论:首先,本文选取三位哲学家:马克思、胡塞尔和梅洛庞蒂,并对他们各自的主体间性哲学进行考察,考察他们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构建。其次,本文的重...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近代西方哲学中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自我”对他者的构建
第二节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自我”对“他我”的构建
第三节 梅洛庞蒂关于“自我”对“他我”的构建
第四节 “我—你”关系哲学与马克思、胡塞尔和梅洛庞蒂“自我”对“他我”构建理论的联系
第二章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
第一节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二节 “我—它”关系
第三节 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
第四节 追求“永恒之你”——上帝
第三章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的合理性与缺陷
第一节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的缺陷不足
第二节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的合理性
第三节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的影响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验与超越——马克思和马丁·布伯的关系范畴比较[J]. 尚小华,李佩环.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2]马丁·布伯“关系本体论”与马克思社会关系方法论之比较[J]. 黄徐平. 理论界. 2011(08)
[3]“我与你”、“之间”、“对话”——马丁·布伯道德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及启示[J]. 黄聘.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4]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J]. 简圣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07)
[5]中西方主体间性哲学的思考[J]. 安玫.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6]从自我到他者的主体间性转换——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性理论走向[J]. 孙庆斌. 理论探索. 2009(03)
[7]马丁·布伯对“天人合一”的解读及其启示[J]. 陈谊.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8]人类生存关系的诗意反思——论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对近代主体哲学的批判[J]. 王晓东,刘松. 求是学刊. 2002(04)
[9]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J]. 张世英.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03)
[10]关于马丁·布伯的若干笔记[J]. E.勒维纳,黄启祥. 哲学译丛. 2001(03)
博士论文
[1]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 王晓东.黑龙江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D]. 沈志男.中南大学 2009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D]. 耿慧娟.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胡塞尔先验意识理论下的主体间性问题[D]. 侯江陵.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2548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近代西方哲学中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考察
第一节 马克思“自我”对他者的构建
第二节 胡塞尔先验现象学“自我”对“他我”的构建
第三节 梅洛庞蒂关于“自我”对“他我”的构建
第四节 “我—你”关系哲学与马克思、胡塞尔和梅洛庞蒂“自我”对“他我”构建理论的联系
第二章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
第一节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
第二节 “我—它”关系
第三节 从“我—它”关系到“我—你”关系
第四节 追求“永恒之你”——上帝
第三章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的合理性与缺陷
第一节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的缺陷不足
第二节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的合理性
第三节 马丁布伯“我—你”关系哲学的影响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攻硕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验与超越——马克思和马丁·布伯的关系范畴比较[J]. 尚小华,李佩环.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6)
[2]马丁·布伯“关系本体论”与马克思社会关系方法论之比较[J]. 黄徐平. 理论界. 2011(08)
[3]“我与你”、“之间”、“对话”——马丁·布伯道德教育思想的三重向度及启示[J]. 黄聘.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4]对“主体间性”理论的思索[J]. 简圣宇.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9(07)
[5]中西方主体间性哲学的思考[J]. 安玫.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6]从自我到他者的主体间性转换——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性理论走向[J]. 孙庆斌. 理论探索. 2009(03)
[7]马丁·布伯对“天人合一”的解读及其启示[J]. 陈谊.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3)
[8]人类生存关系的诗意反思——论马丁·布伯的“我—你”哲学对近代主体哲学的批判[J]. 王晓东,刘松. 求是学刊. 2002(04)
[9]人生与世界的两重性——布伯《我与你》一书的启发[J]. 张世英.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2(03)
[10]关于马丁·布伯的若干笔记[J]. E.勒维纳,黄启祥. 哲学译丛. 2001(03)
博士论文
[1]多维视野中的主体间性理论形态考辨[D]. 王晓东.黑龙江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的交往理论中的“自我”与“他者”[D]. 沈志男.中南大学 2009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间性理论研究[D]. 耿慧娟.北京交通大学 2009
[3]胡塞尔先验意识理论下的主体间性问题[D]. 侯江陵.黑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92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19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