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探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21:07
发展儒学是当代新儒家的主要课题之一。在当代,儒学发展有两个阶段性任务:第一,要解决儒学生存问题;第二,要构建儒学发展规划。在当代新儒家两代人的不懈努力下,儒学发展第一阶段的目标基本实现。第二阶段的任务目标将是新儒家今后要论证的主要问题,学界把第二阶段课题归纳为儒学的第三期发展。20世纪80年代崭露头角的学者杜维明在当代新儒家前辈的论证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更为系统的、富有创新思路的、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儒学第三期发展理论。与当代新儒家在第一阶段中所做的工作相比,杜维明重在揭示儒家思想的精神价值,彰显儒学的现代生命力,谋求儒家思想在人类文明史上再添光彩。杜维明的这一思路转变了新儒家的整体思维方向,对于我们重新审视儒家思想,思考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示。杜维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主体思路是发展对话儒学,在交流中反思儒家思想,学习他者文化,通过不断地丰富与更新儒家思想内涵,构建一个与时俱进、包纳百川的现代儒学理论体系。在杜维明看来,虽然有前代学者的努力,但仍需要加大社会对儒家思想的认同,解除以前的误会,为儒学发展建立起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因此杜维明将其理论与世界文化挂钩,...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由来
2.1 中国儒学发展的两种分期
2.2 儒学第三期发展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3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提出
2.3.1 牟宗三儒学第三期发展说
2.3.2 牟宗三之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
第3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概要
3.1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几组主要概念
3.1.1 “儒教中国”和“儒学中国”
3.1.2 “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
3.1.3 儒学之中国人文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
3.2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现有成果
3.2.1 儒学国内发展的“一阳来复”
3.2.2 儒学东亚发展的全面铺开
3.3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3.3.1 汉字对儒学传统的影响力
3.3.2 儒教理想国的创立
3.3.3 理解东亚民族心理
3.3.4 “文化中国”的三个世界
3.3.5 儒学知识分子的公众化
第4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几点疑难
4.1 现代转化之理辩
4.1.1 中西文化的“双重标准”之辩
4.1.2 儒学的现代转化就是资本主义转化吗?
4.1.3 小结
4.2 儒教理想之理辩
4.2.1 信仰下的儒教理想国度与制度下的儒教理想国度
4.2.2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之辩
4.2.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如何可能?——杜维明的儒学发展观浅论[J]. 陶武. 孔子研究. 2008(06)
[2]现代新儒家超越价值观的成就及理论不足[J]. 于国刚. 北方论丛. 2006(06)
[3]论杜维明对“文化中国”的思考[J]. 张允熠,陶武. 安徽史学. 2005(04)
[4]传统文化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J]. 张颖.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02)
[5]儒家伦理的当代德育功能[J]. 阮小蕾.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当代新儒学的倡导者——杜维明[J]. 郑桂芬,王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文化的传授、学习和反思——略评杜维明的中西文化比较方法[J]. 邓晓芒.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5)
[8]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许纪霖、黄万盛、杜维明三人谈[J]. 许纪霖,黄万盛,杜维明. 开放时代. 2003(01)
[9]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J]. 杜维明,陈静. 中国哲学史. 2002(02)
[10]杜维明论现代新儒家的自我定位[J]. 魏彩霞.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01)
博士论文
[1]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 夏雪.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 方世忠.华东师范大学 2004
[3]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 衷海燕.厦门大学 2003
[4]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 魏彩霞.浙江大学 2003
[5]儒学的意识形态化[D]. 林存光.南开大学 1997
硕士论文
[1]杜维明儒家文化观研究[D]. 许广东.黑龙江大学 2009
[2]现代“道德自我”的伦理反思[D]. 杨惠.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思想研究[D]. 张承秋.南昌大学 2007
[4]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述评[D]. 汪文静.安徽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0382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由来
2.1 中国儒学发展的两种分期
2.2 儒学第三期发展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3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提出
2.3.1 牟宗三儒学第三期发展说
2.3.2 牟宗三之后的儒学第三期发展论
第3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概要
3.1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几组主要概念
3.1.1 “儒教中国”和“儒学中国”
3.1.2 “全球意识”和“寻根意识”
3.1.3 儒学之中国人文主义与西方人文主义
3.2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现有成果
3.2.1 儒学国内发展的“一阳来复”
3.2.2 儒学东亚发展的全面铺开
3.3 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3.3.1 汉字对儒学传统的影响力
3.3.2 儒教理想国的创立
3.3.3 理解东亚民族心理
3.3.4 “文化中国”的三个世界
3.3.5 儒学知识分子的公众化
第4章 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的几点疑难
4.1 现代转化之理辩
4.1.1 中西文化的“双重标准”之辩
4.1.2 儒学的现代转化就是资本主义转化吗?
4.1.3 小结
4.2 儒教理想之理辩
4.2.1 信仰下的儒教理想国度与制度下的儒教理想国度
4.2.2 “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之辩
4.2.3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儒学的第三期发展”如何可能?——杜维明的儒学发展观浅论[J]. 陶武. 孔子研究. 2008(06)
[2]现代新儒家超越价值观的成就及理论不足[J]. 于国刚. 北方论丛. 2006(06)
[3]论杜维明对“文化中国”的思考[J]. 张允熠,陶武. 安徽史学. 2005(04)
[4]传统文化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J]. 张颖. 湖南第一师范学报. 2004(02)
[5]儒家伦理的当代德育功能[J]. 阮小蕾.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当代新儒学的倡导者——杜维明[J]. 郑桂芬,王晶.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文化的传授、学习和反思——略评杜维明的中西文化比较方法[J]. 邓晓芒.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3(05)
[8]当前学界的回顾与展望——许纪霖、黄万盛、杜维明三人谈[J]. 许纪霖,黄万盛,杜维明. 开放时代. 2003(01)
[9]新儒家人文主义的生态转向:对中国和世界的启发[J]. 杜维明,陈静. 中国哲学史. 2002(02)
[10]杜维明论现代新儒家的自我定位[J]. 魏彩霞.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01)
博士论文
[1]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 夏雪.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儒家传统与现代性[D]. 方世忠.华东师范大学 2004
[3]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 衷海燕.厦门大学 2003
[4]全球化时代中的儒学创新[D]. 魏彩霞.浙江大学 2003
[5]儒学的意识形态化[D]. 林存光.南开大学 1997
硕士论文
[1]杜维明儒家文化观研究[D]. 许广东.黑龙江大学 2009
[2]现代“道德自我”的伦理反思[D]. 杨惠.陕西师范大学 2008
[3]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思想研究[D]. 张承秋.南昌大学 2007
[4]杜维明“儒学第三期发展论”述评[D]. 汪文静.安徽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03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00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