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象山学派及其书院教育

发布时间:2021-06-09 00:26
  以陆九渊为代表的象山学派,在南宋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里,发出了与众不同的心学声音。其独树一帜的教育理念与办学实践,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心学思想的开创者和象山学派的源头,陆九渊把毕生的精力放在了治学和传道上。从早年的行都讲学,到后来创立槐堂精舍和象山精舍,陆九渊以其极富特色的教育方法培养了大批前来拜师求教的弟子。他还通过参加鹅湖之会和在白鹿洞书院进行演讲等学术活动,与其他学派进行讨论和切磋,从而完善自己的心学体系和扩大其学术影响。陆九渊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身心自由的“大人”,他通过一系列由内到外、由做人到做事的修养功夫来达到这一目的,在多年的教育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方法。象山学派的众多弟子也基本是按照这个教育方法体系来教书育人,使学派得以代代传承。在陆九渊之后,其后学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代表人物有槐堂诸儒和“甬上四先生”。槐堂诸儒在宣传和扩大学派影响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甬上四先生”则对陆九渊的心学体系以及教育理念有所发展和创新。他们所到之处,当地的民风和学风都为之一振,他们所主持和讲学的书院,也都成为传播象山心学的重要基地。总的来说,陆九渊是源,陆氏后学是流。在他...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现状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2章 陆九渊的书院教育
    2.1 南宋理学与书院
    2.2 陆九渊的教育办学经历
        2.2.1 陆九渊的家世与生平
        2.2.2 陆九渊早年的讲学和槐堂办学经历
        2.2.3 陆九渊在象山精舍的办学经历
第3章 陆九渊的教育思想
    3.1 陆九渊论教育目的
    3.2 陆九渊论教育方法
        3.2.1 辨志、剥落、求放心
        3.2.2 大本既正、体察万微
第4章 陆氏后学与书院教育
    4.1 槐堂诸儒与书院教育
    4.2 甬上四先生与书院教育
        4.2.1 杨简与书院教育
        4.2.2 袁燮与书院教育
        4.2.3 舒璘与书院教育
        4.2.4 沈焕与书院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陆九渊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丁俊屏.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 2006(06)
[2]讲明与践履——象山教化理论与实践[J]. 朱人求.  中国哲学史. 2006(02)
[3]浅析陆九渊“学为人”的教育思想[J]. 张二平,徐丽华.  阴山学刊. 2005(02)
[4]陆九渊独立型人格思想的现代价值[J]. 章国平.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5]陆九渊德育思想的现实转换[J]. 陈明华.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6]陆九渊教育思想简论[J]. 张 伟.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06)
[7]论陆九渊的教育思想[J]. 张建仁.  江西社会科学. 1988(03)
[8]杨简学行与慈湖书院[J]. 胡绳系.  宁波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2)

硕士论文
[1]杨简生平与社会改革思想研究[D]. 张书功.宁波大学 2013
[2]杨简教育思想研究[D]. 李方圆.河南大学 2013
[3]陆九渊书院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 田莉.河南大学 2012
[4]陆九渊教学思想研究[D]. 陈明君.西南大学 2008
[5]南宋“甬上四先生”研究[D]. 於剑山.暨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9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19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2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