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循《论语》学初探
发布时间:2021-06-21 13:37
本文选取焦循生平及其《论语》学著作《论语通释》作为研究对象,着重考察焦氏传承前辈学术的特点和个人的自我创新。力求梳理出学术中变化的必然性和偶然性,以期窥视出乾嘉之际经学的传承和流变。本论文分成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焦循生平事迹及其学术方面的总结与概况。生平是以时间为主轴,学术著作亦是以时间为主轴,得知焦循从小学习诗、文、历算,为以后的经学研究做了及其重要的铺垫;第二部分是关于焦循学路和心路的的研究,从当时学术背景中入手,得知从惠栋、戴震、到焦循,都有学术中经世致用之学的传承和发展,再从焦循个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自身性格与学术性格展开分析,阐述学术成就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第三部分是关于焦循《论语》学的研究考述,再次考证焦循《论语通释》的著年和版本,并从《论语通释》入手,得出焦循《论语》学的完成,正好是焦氏学术成熟与成型的关键时期。以期阐述焦循《论语》学在焦氏学术中的重要作用。再把焦循治学的路径放在清代经学研究当中思考,得出焦循在乾嘉之际经学流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的研究综述
三、 基本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焦循平生及其学术概述
第一节 焦循生平
第二节 焦循学术概述
第二章 焦循学路与心路
第一节 学风与焦氏学术
第二节 由孔到孟荀——《论语》学与焦氏思想抉择
第三章 焦循《论语》学研究考述
第一节 、《论语通释》改定考
第二节 、焦循《论语》学中的现实关怀
第三节 、《论语》学在焦氏学术中的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性灵”经学与“后戴震时代”个体主体性之增长——焦循经学与哲学思想新论[J]. 吴根友. 学术研究. 2010(08)
[2]从《孟子正义》看焦循的义理之学[J]. 赵阳. 船山学刊. 2010(02)
[3]十八世纪汉学的建构与转型[J]. 陈居渊. 学术月刊. 2009(02)
[4]焦循的道德学说及其哲学思想基础[J]. 郭明道.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5]焦循文学代胜说论析[J]. 刘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6]道在求其通,解经须性灵——一代通儒焦循的经学思想[J]. 陈居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论焦循的《论语》学研究[J]. 陈居渊.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论焦循对王国维戏剧研究的影响[J]. 王伟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9]焦循的数理思想与乾嘉学术[J]. 陈居渊. 孔子研究. 2004(05)
[10]焦循《论语通释》著年考辨[J]. 柳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本文编号:3240771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相关的研究综述
三、 基本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焦循平生及其学术概述
第一节 焦循生平
第二节 焦循学术概述
第二章 焦循学路与心路
第一节 学风与焦氏学术
第二节 由孔到孟荀——《论语》学与焦氏思想抉择
第三章 焦循《论语》学研究考述
第一节 、《论语通释》改定考
第二节 、焦循《论语》学中的现实关怀
第三节 、《论语》学在焦氏学术中的地位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性灵”经学与“后戴震时代”个体主体性之增长——焦循经学与哲学思想新论[J]. 吴根友. 学术研究. 2010(08)
[2]从《孟子正义》看焦循的义理之学[J]. 赵阳. 船山学刊. 2010(02)
[3]十八世纪汉学的建构与转型[J]. 陈居渊. 学术月刊. 2009(02)
[4]焦循的道德学说及其哲学思想基础[J]. 郭明道.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2)
[5]焦循文学代胜说论析[J]. 刘奕.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6)
[6]道在求其通,解经须性灵——一代通儒焦循的经学思想[J]. 陈居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7]论焦循的《论语》学研究[J]. 陈居渊.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1)
[8]论焦循对王国维戏剧研究的影响[J]. 王伟康.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06)
[9]焦循的数理思想与乾嘉学术[J]. 陈居渊. 孔子研究. 2004(05)
[10]焦循《论语通释》著年考辨[J]. 柳宏.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3)
本文编号:32407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40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