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康德道德哲学中的宗教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15:46
  康德哲学区分了物自体与现象界,此二者不可通约。在物自体与现象界二分的基础上,身处现象界中的人受制于因果律无法认识物自体,因此现象世界中没有任何有关上帝的经验知识,传统的上帝证明便不攻自破。康德宗教思想的核心观点是“道德必然导致宗教”,上帝只能作为一种理念存在于道德领域。人既是感性存在者又是理性存在者,因此人在道德领域是自由的,并遵守道德律令,康德认为,作为有德性的人应该配享幸福,德性与幸福相一致就是至善,至善是最终的目标,但现实世界中不可能做到德福一致,因而必须悬设上帝的存在、灵魂不死与意志自由。本文首先总结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宗教思想及其对康德的影响。其次,康德于《纯粹理性批判》中对以往本体论证明、宇宙论证明和自然神论证明进行了批判与反击。再次,根据其道德哲学的理论基础论证了道德如何导致宗教的过程,最终上帝的存在作为一种悬设而非实存构成了康德理性宗教的内核。围绕此观点,康德提出其人性论理论,即恶只是人内心的动机倾向,这种动机是普遍存在的,同时人具有向善的禀赋与趋恶的倾向,但是人作为可以道德自律的理性存在者,拥有由恶向善的趋势。最后,康德提出建立伦理共同体以取代现实的教会,并指出共同体的唯...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康德宗教思想的哲学语境
    1.1 理性主义神学观念
    1.2 经验主义神学观念
    1.3 传统的宗教情感
第2章 理性的批判
    2.1 上帝是一种理念
    2.2 本体论证明之否定
    2.3 宇宙论证明之否定
    2.4 自然神论证明之否定
第3章 道德与宗教
    3.1 理性自律与德性自足
    3.2 自由与道德律令
    3.3 至善与公设
第4章 道德哲学中的人性论
    4.1 善与恶的共居
    4.2 人性本恶的困局
    4.3 由恶向善的可能
第5章 伦理共同体
    5.1 共同体中的非偶像意义
    5.2 共同体的必要性与原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上帝存在是如何可能的?——康德的理性神学研究[J]. 张会永.  科学经济社会. 2012(04)
[2]康德宗教哲学刍论[J]. 高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1)
[3]康德论道德与宗教之关系[J]. 高明.  东方论坛. 2011(03)
[4]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简论康德与黑格尔的宗教哲学[J]. 陈嘉明.  文史哲. 2006(03)
[5]康德道德哲学详解[J]. 邓晓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6]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基础》述评[J]. 邓晓芒.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7]康德宗教哲学对我们的启示[J]. 邓晓芒.  现代哲学. 2003(01)
[8]“哲学”如何“解构”“宗教”──论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J]. 叶秀山.  哲学研究. 1997(07)
[9]关于上帝之在的对话——论康德“批判哲学”的神学观[J]. 张政文.  求是学刊. 1996(04)
[10]康德与基督教神学[J]. 谢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03)



本文编号:3243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243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f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