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发布时间:2021-07-26 21:04
金岳霖与冯友兰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哲学家。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们以新实在论和逻辑分析法为工具,通过重释理气、性情、理势、命运以及无极而太极等传统理学概念,建立了以理气观、性情观、法则论和天人关系论为基本框架的本体论哲学体系。共同的学理基础和哲学工具,使他们对哲学中重要概念的规定基本相同。首先,理气概念是金岳霖与冯友兰哲学中的基础概念,是构成事物的本体要素。理的主要特征包括:(1)事物的所以然之故和所当然之则;(2)至善性;(3)永恒的非实体性。气的主要特征包括:(1)质料性;(2)纯形式化;(3)活动性。其次,性情概念是金岳霖与冯友兰哲学中的核心范畴。性为共相,是事物的所以然之故;情为殊相,是事物的外在表现,二者之间是体用关系。宇宙中的事物无时不在主动地求尽性,试图达到与共相合一,实现自身的完满。在人性论方面,他们坚持性善论的价值取向,肯定人欲存在的合理性,认为只有通过自我修养才‘能实现境界的提升和人性的升华。再次,他们通过重释理势和命、运概念,展开法则论方面的阐述。就理势概念而言,在金岳霖哲学中,理为共相的关联,表现为事物变动的规律,势指现实个体的变动;而在冯友兰哲学中,理为事物的所以...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一) 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二、金岳霖与冯友兰哲学体系概述
(一) 金岳霖哲学体系概述
(二) 冯友兰哲学体系概述
第一章 理气观—理气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能与真元之气的比较研究
1.1.1 "能"与"真元之气"的规定性
1.1.2 "能"与"真元之气"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理的比较研究
1.2.1 式与理的规定性
1.2.2 式与理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理气关系的比较研究
结语
第二章 心性论——性情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普遍性情观的分析比较
2.1.1 性情概念的规定性
2.1.2 普遍性情观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金岳霖与冯友兰的人性论思想
2.2.1 金岳霖的人性论思想
2.2.2 冯友兰的人性论思想
2.2.3 金岳霖与冯友兰人性论思想的比较研究
结语
第三章 法则论——理势与命、运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理势概念的比较研究
3.1.1 理势概念的规定性
3.1.2 理势概念的比较研究
3.1.3 小结
第二节 命、运概念的比较研究
3.2.1 命、运概念的规定性
3.2.2 命运观的比较研究
3.2.3 小结
第四章 天人关系——"无极而太极"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无极与宇宙的起源
4.1.1 无极概念的规定性
4.1.2 无极概念之比较研究
第二节 "无极而太极"与宇宙的发展过程
4.2.1 生生不息的宇宙过程
4.2.2 自然向善的价值论取向
4.2.3 体用一源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太极与宇宙之终极状态
4.3.1 太极概念的规定性
4.3.2 太极概念的比较研究
结语
第五章 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新理学转型的基本理路
5.1.1 在思想中立宗
5.1.2 在分析中转型
5.1.3 在转型中传道
第二节 新理学的基本特质
5.2.1 共相世界与外在世界共存的基本立场
5.2.2 与传统理学同构的哲学体系
5.2.3 小结
第三节 新理学与新王学的"外王"说的比较研究
5.3.1 "良知坎陷"说与知识本体论简述
5.3.2 "良知坎陷"说与知识本体论的比较研究
5.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冯友兰的新理学哲学体系[J]. 谢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2]简析冯友兰之“道体、大全”[J]. 邱纪坤,郝彩平. 天府新论. 2008(S1)
[3]朱熹关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一分殊说”[J]. 蒙培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4]冯友兰论情感在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徐仪明. 中州学刊. 2008(02)
[5]论王恩洋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批判及其对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意义[J]. 乔清举. 中国哲学史. 2008(01)
[6]金岳霖对老庄哲学的承继与新开拓[J]. 刘俊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12)
[7]现代新儒家与新道家[J]. 孔令宏.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8]冯友兰“抽象继承法”新论——兼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J]. 高秀昌. 中国哲学史. 2007(03)
[9]徘徊于意义与意味之间——金岳霖哲学的张力与境界[J]. 贡华南. 学术月刊. 2007(08)
[10]“良知坎陷”:牟宗三的思想脉络与理论开展[J]. 白欲晓. 现代哲学. 2007(04)
本文编号:3304372
【文章来源】:南开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综述
(一) 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二、金岳霖与冯友兰哲学体系概述
(一) 金岳霖哲学体系概述
(二) 冯友兰哲学体系概述
第一章 理气观—理气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能与真元之气的比较研究
1.1.1 "能"与"真元之气"的规定性
1.1.2 "能"与"真元之气"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理的比较研究
1.2.1 式与理的规定性
1.2.2 式与理的比较研究
第三节 理气关系的比较研究
结语
第二章 心性论——性情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普遍性情观的分析比较
2.1.1 性情概念的规定性
2.1.2 普遍性情观的比较研究
第二节 金岳霖与冯友兰的人性论思想
2.2.1 金岳霖的人性论思想
2.2.2 冯友兰的人性论思想
2.2.3 金岳霖与冯友兰人性论思想的比较研究
结语
第三章 法则论——理势与命、运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理势概念的比较研究
3.1.1 理势概念的规定性
3.1.2 理势概念的比较研究
3.1.3 小结
第二节 命、运概念的比较研究
3.2.1 命、运概念的规定性
3.2.2 命运观的比较研究
3.2.3 小结
第四章 天人关系——"无极而太极"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无极与宇宙的起源
4.1.1 无极概念的规定性
4.1.2 无极概念之比较研究
第二节 "无极而太极"与宇宙的发展过程
4.2.1 生生不息的宇宙过程
4.2.2 自然向善的价值论取向
4.2.3 体用一源的理论框架
第三节 太极与宇宙之终极状态
4.3.1 太极概念的规定性
4.3.2 太极概念的比较研究
结语
第五章 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新理学转型的基本理路
5.1.1 在思想中立宗
5.1.2 在分析中转型
5.1.3 在转型中传道
第二节 新理学的基本特质
5.2.1 共相世界与外在世界共存的基本立场
5.2.2 与传统理学同构的哲学体系
5.2.3 小结
第三节 新理学与新王学的"外王"说的比较研究
5.3.1 "良知坎陷"说与知识本体论简述
5.3.2 "良知坎陷"说与知识本体论的比较研究
5.3.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冯友兰的新理学哲学体系[J]. 谢丰泰.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4)
[2]简析冯友兰之“道体、大全”[J]. 邱纪坤,郝彩平. 天府新论. 2008(S1)
[3]朱熹关于世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理一分殊说”[J]. 蒙培元.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4]冯友兰论情感在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J]. 徐仪明. 中州学刊. 2008(02)
[5]论王恩洋对冯友兰《新理学》的批判及其对现代中国哲学发展的意义[J]. 乔清举. 中国哲学史. 2008(01)
[6]金岳霖对老庄哲学的承继与新开拓[J]. 刘俊哲.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12)
[7]现代新儒家与新道家[J]. 孔令宏.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8]冯友兰“抽象继承法”新论——兼论继承与创新的关系[J]. 高秀昌. 中国哲学史. 2007(03)
[9]徘徊于意义与意味之间——金岳霖哲学的张力与境界[J]. 贡华南. 学术月刊. 2007(08)
[10]“良知坎陷”:牟宗三的思想脉络与理论开展[J]. 白欲晓. 现代哲学. 2007(04)
本文编号:33043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0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