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刍议——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
发布时间:2021-08-20 04:52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开创了自然辩证法学科,并以丰富的内涵铺垫了该学科的核心架构;自然辩证法学科建制化发端于新中国成立后,大体历经归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归属哲学的科技哲学以及谋求自立的科学技术学等学科范式;展望未来,自然辩证法学科仍可坚守自身的独特禀赋,直面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境遇而大有作为。大力繁荣自然辩证法学科,掀起自然辩证法事业发展新高潮,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对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最好的纪念。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3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学科
第一,辩证的哲学自然观。
第二,深邃的科学认识论。
第三,深刻的科技价值论。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归属的范式转换
第一,归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
第二,归属哲学的科技哲学。
第三,谋其自立的科学技术学。
三、推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刍议
第一,破除“大口袋”的思想顾虑。
第二,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大传统。
第三,结合实际地“与时俱进”。
第四,丰实“自然观”“辩证法”两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关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概况[J]. 任远,李洁.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09)
[2]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奠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读[J]. 范雅捷,张云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7(02)
[3]困境与出路: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思考[J]. 赵伟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10)
[4]在“辩”与“不辩”之间实现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J]. 石国进,龚耘.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03)
[5]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J]. 李醒民. 民主与科学. 2009(06)
[6]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十年[J]. 吴国盛.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1)
[7]从“自然辩证法”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学”[J]. 郭元林. 科学文化评论. 2007(02)
[8]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欧阳志远. 教学与研究. 2006(11)
[9]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发展方向[J]. 张纯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J]. 黄顺基.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本文编号:3352853
【文章来源】: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36(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自然辩证法》与自然辩证法学科
第一,辩证的哲学自然观。
第二,深邃的科学认识论。
第三,深刻的科技价值论。
二、自然辩证法学科归属的范式转换
第一,归属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
第二,归属哲学的科技哲学。
第三,谋其自立的科学技术学。
三、推进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刍议
第一,破除“大口袋”的思想顾虑。
第二,回归马克思主义的大传统。
第三,结合实际地“与时俱进”。
第四,丰实“自然观”“辩证法”两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内外关于《自然辩证法》研究概况[J]. 任远,李洁.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8(09)
[2]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奠基——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研读[J]. 范雅捷,张云飞.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2017(02)
[3]困境与出路:自然辩证法学科发展的思考[J]. 赵伟力.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10)
[4]在“辩”与“不辩”之间实现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J]. 石国进,龚耘.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10(03)
[5]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J]. 李醒民. 民主与科学. 2009(06)
[6]中国科学技术哲学三十年[J]. 吴国盛. 天津社会科学. 2008(01)
[7]从“自然辩证法”到“中国的科学技术学”[J]. 郭元林. 科学文化评论. 2007(02)
[8]关于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 欧阳志远. 教学与研究. 2006(11)
[9]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与发展方向[J]. 张纯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10]自然辩证法的新发展[J]. 黄顺基.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本文编号:335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5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