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和实生物 ——从“三才观”探视中国古代系统设计思想

发布时间:2021-08-20 21:16
  伴随当代日益严峻的环境危机以及由此导致的设计困境,也引发了人们对当代文明的拷问以及对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的省思。近代以来,在以“二元论”为主导思想的指引下,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日渐疏离。为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出当代的设计困境,人们需要摆脱长期以来过于注重以人类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及片面追求局部利益的发展模式,构建一种新的、注重整体性和全局性的思维方式与发展模式。当人们在深入各种文化体系努力搜寻突破当代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时,中国传统文化进入了人们的视阈,并从传统智慧的再发现中找寻到了突破当代环境危机以及设计困境的出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三才”思想引起人们的关注,“三才观”在当代的价值也开始凸现出来。“三才观”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系统观,是人们在与自然长期共处、体悟之后形成的一种生存哲学。“三才观”认为天、地、人及其万物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系统整体,在这个系统中,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奴役与被奴役的关系,而是一种以“和合”为核心的相互包容、彼此共生的关系。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这种和谐共生的观念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生存概念而升华为一种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内涵的思维方式,并贯穿中国传...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和实生物 ——从“三才观”探视中国古代系统设计思想


六爻中蕴含的天、地、人“三才”之道(以乾卦为例)

变化规律,系辞,六爻,道理


言六爻递相推动而生变化,是天地人三才至极之道。以其事兼三才,故能见吉凶而成变化也。”①《集解》引陆绩注:谓“三极指初、四下极,二、五中极,三、上上极。”②尚秉和在《周易尚氏学》中认为“下极”即“地极”,“中极”即“人极”,“上极”即“天极”。从各家对“三极之道”的解说来看,虽然表述方式不尽相同,但其中阐释的道理是一致的。即《周易》中的“三极之道”就是天、地、人“三才之道”。《系辞上传》明确的提出了“三才”的命题,但并没有说明“三才为何物”,《系辞下》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三才”的范围。《系辞下传》曰:“《易》之为书,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地道焉,有人道焉。兼三才而二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③其意是说,《易经》这部书,包罗万有,涵盖天、地、人的存在和运行变化规律。《易经》卦象兼合天、地、人的象征而每两卦相重,形成六画的卦,六画没别的意思,正是象征天、地、人的道理。《系辞下传》在这里明确指出了“三才之道”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如《孔颖达疏》曰:“此节明三才之义,六爻相杂之理也。‘六者,非他,三才之道也’者,言六

遗址图,仰韶文化,遗址,河南


第一章 中国古代系统设计思想的滥觞两部分合起来成三份以象征天、地、人“三才”,即“挂一以象孔颖达曰:“就两仪之中,分挂其一于最小指间,而配两仪以象三才这里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三才之道”的命题,但在思想深处却潜。这不仅说明“三才”观念对当时人们日常生活、行为的影响,三才”观已经成为古代中国人认识世界的起点。三才”之道最早见诸于文字记述的当属《周易》,然而“三才”观念的形成却是先于《周易》而存在。其渊源甚至可以追溯至仰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中可以略窥其祥。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传统自然观的系统思想[J]. 漆捷.  系统科学学报. 2009(02)
[2]论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J]. 李明思.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04)
[3]中国传统和谐观的内容特质与时代价值[J]. 杨明.  伦理学研究. 2008(02)
[4]中国文化思想——“三才主义”[J]. 周汝昌.  社会科学战线. 2008(01)
[5]中西环境哲学世界图式之比较[J]. 颜敏.  社会科学研究. 2007(03)
[6]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与系统论之比较[J]. 李斌.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7(03)
[7]“天人合一”:古代自然观和文体建构中自然因素的参与[J]. 朱玲,肖莉.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1)
[8]论中国造物艺术中的天人合一哲学观[J]. 张燕.  文艺研究. 2003(06)
[9]周易、老庄与中华文明[J]. 蔡运章.  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2)
[10]“天人合一”与“三才”理论——为什么要讨论中国经济史上的“天人关系”[J]. 李根蟠.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0(03)



本文编号:33542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3542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6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