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人观看董仲舒政治哲学
发布时间:2021-10-26 23:53
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建立统一政治的过程中面临着诸侯国权力逐渐膨胀的挑战,在政治统一面临危机之际,中央皇权急需思想文化的统一。董仲舒结合先秦百家思想,系统地提出“天人感应”等主张,他把“天”设为自己一切思想的根源与核心,将自然、人事等的发展变化归因于“天”的安排,建构了以天人关系为基础的政治哲学体系,化解了政治危机并使儒家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董仲舒建构天人哲学的目的,是为其治国方略以及儒家伦理纲常提供依据,核心思想包含政治哲学的“大一统”思想,以及“德主刑辅”思想等,它的本质是“言天道而归于人道”,通过对天道的理解,如天命说、祥瑞灾异说等,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董仲舒一方面使儒家思想更加贴近政治领域,另一方面,他仍然保持着先秦儒家的人文精神,追求王道的理想政治追求。虽然董仲舒思想上的逻辑缺陷使汉代经学走向僵化,对此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但整体来看他带给儒学和政治社会的意义更为重要。董仲舒创立的新的儒学体系,为后来的政治哲学提供了理论参照,对当今我国的治国方略也有借鉴意义,如“大一统”、“德主刑辅”、“正谊明道”等。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概况
0.2.1 董仲舒的思想起源方面
0.2.2 董仲舒的天人观方面
0.2.3 董仲舒的政治哲学方面
0.2.4 董仲舒的思想价值方面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创新点
1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起源
1.1 对先秦儒家仁政思想的继承
1.2 对黄老之学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吸取
1.3 对先秦天人观念的发展
1.4 对汉初中央政权与藩国关系的思考
2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天人依据
2.1 天的概念界定
2.1.1 天的自然属性
2.1.2 天的道德属性
2.1.3 天的宗教属性
2.2 天人感应的内容
2.2.1 人的含义及天人关系
2.2.2 君民关系—“屈民伸君”
2.2.3 天君关系—“屈君伸天”
2.2.4 君民的真正关系—“屈君伸民”
3 依天道行人政的政治方略
3.1 天授君权的职责与制约
3.1.1 奉天顺天
3.1.2 法古法贤
3.2 以天道法则为根本的执政措施
3.2.1 德主刑辅的治国理政方略
3.2.2 正谊明道的为官原则
3.2.3 调均顺民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
3.3 以天之仁义化民之性
3.3.1 “必仁且智”—董仲舒的德才观
3.3.2 “性三品”的王道教化
4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意义
4.1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理论意义
4.2 董仲舒政治哲学对新时代政治理念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董仲舒政治哲学思想初探[J]. 郑臣.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4)
[2]董仲舒天人关系的三维向度及其思想定位[J]. 韩星. 哲学研究. 2015(09)
[3]儒家“中”道的政治哲学解读[J]. 朱璐. 哲学研究. 2015(04)
[4]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哲学意义[J]. 康中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5)
[5]董仲舒天人架构王道政治哲学新解[J]. 黄晓军. 人文杂志. 2014(03)
[6]董仲舒的天人之学及其政治含义再解读[J]. 林存光. 政治思想史. 2012(03)
[7]内圣外王之道的重构与儒家的现代转型[J]. 赵法生. 开放时代. 2011(06)
[8]董仲舒天人关系的思想史意义[J]. 丁为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9]儒家政治思想的连续与转折——徐复观论董仲舒的政治哲学[J]. 干春松. 学术研究. 2010(05)
[10]董仲舒的“君权制约论”[J]. 宋惠昌.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06)
博士论文
[1]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汉代的天人问题[D]. 孙秀伟.陕西师范大学 2010
[2]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 刘国民.首都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董仲舒政治思想新视角的研究[D]. 田宇罡.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探析[D]. 邱雪.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044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
0.2 研究概况
0.2.1 董仲舒的思想起源方面
0.2.2 董仲舒的天人观方面
0.2.3 董仲舒的政治哲学方面
0.2.4 董仲舒的思想价值方面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创新点
1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起源
1.1 对先秦儒家仁政思想的继承
1.2 对黄老之学及阴阳五行学说的吸取
1.3 对先秦天人观念的发展
1.4 对汉初中央政权与藩国关系的思考
2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天人依据
2.1 天的概念界定
2.1.1 天的自然属性
2.1.2 天的道德属性
2.1.3 天的宗教属性
2.2 天人感应的内容
2.2.1 人的含义及天人关系
2.2.2 君民关系—“屈民伸君”
2.2.3 天君关系—“屈君伸天”
2.2.4 君民的真正关系—“屈君伸民”
3 依天道行人政的政治方略
3.1 天授君权的职责与制约
3.1.1 奉天顺天
3.1.2 法古法贤
3.2 以天道法则为根本的执政措施
3.2.1 德主刑辅的治国理政方略
3.2.2 正谊明道的为官原则
3.2.3 调均顺民的社会财富分配方式
3.3 以天之仁义化民之性
3.3.1 “必仁且智”—董仲舒的德才观
3.3.2 “性三品”的王道教化
4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意义
4.1 董仲舒政治哲学的理论意义
4.2 董仲舒政治哲学对新时代政治理念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董仲舒政治哲学思想初探[J]. 郑臣. 湖南社会科学. 2016(04)
[2]董仲舒天人关系的三维向度及其思想定位[J]. 韩星. 哲学研究. 2015(09)
[3]儒家“中”道的政治哲学解读[J]. 朱璐. 哲学研究. 2015(04)
[4]董仲舒“天人感应”论的哲学意义[J]. 康中乾.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5)
[5]董仲舒天人架构王道政治哲学新解[J]. 黄晓军. 人文杂志. 2014(03)
[6]董仲舒的天人之学及其政治含义再解读[J]. 林存光. 政治思想史. 2012(03)
[7]内圣外王之道的重构与儒家的现代转型[J]. 赵法生. 开放时代. 2011(06)
[8]董仲舒天人关系的思想史意义[J]. 丁为祥.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9]儒家政治思想的连续与转折——徐复观论董仲舒的政治哲学[J]. 干春松. 学术研究. 2010(05)
[10]董仲舒的“君权制约论”[J]. 宋惠昌.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9(06)
博士论文
[1]董仲舒“天人感应”论与汉代的天人问题[D]. 孙秀伟.陕西师范大学 2010
[2]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D]. 刘国民.首都师范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董仲舒政治思想新视角的研究[D]. 田宇罡.辽宁师范大学 2013
[2]董仲舒“天人感应”论探析[D]. 邱雪.华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604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6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