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劳动范畴在马克思哲学中的核心地位

发布时间:2021-11-07 02:29
  劳动作为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内蕴人的存在结构中自然和精神两个要素。马克思哲学的劳动范畴,一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区别中,认为劳动是人的类本质或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因而,劳动对人来说具有内在性;另一方面从人与自然的联系中,揭示了劳动的外在性,即个人以劳动为谋生的手段,并不把劳动活动本身视为自己的目的或本质,因而劳动又外在于个人,这就是外化劳动的含义,体现了人的自然属性。劳动内在性与外在性的统一,即劳动二维结构,显示了劳动自身的矛盾性,是马克思哲学劳动范畴的基本内涵。劳动范畴是马克思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构架,在马克思哲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基于劳动二维结构的生成过程或劳动自身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哲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辩证法:劳动内在性与外在性以分工等为中介,在相互作用中展开,一方面,劳动内在性采取了生产力的形式,经由区域、民族的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发展为具有全面能力体系的人类生产力,是彰显人类自由的境域;另一方面,劳动外在性或外化劳动,采取了生产关系的形式,经由交换、私有制,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成异化劳动和资本,在此基础上形成其它社会关系,并使个人能力片面发展,处于物化的生存方式中,失去超越性...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2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有关文献述评
    三、本文的逻辑结构
第一章 劳动的历史性出场
    第一节 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劳动观
        一、追寻自由的时代精神
        二、辩证否定性与人类劳动
    第二节 国民经济学的劳动概念
        一、早期经济学对劳动的思考
        二、亚当.斯密的劳动价值论
    第三节 空想社会主义关于劳动与私有制的学说
        一、西欧工人运动的发展与劳动问题的突现
        二、起源于《乌托邦》的私有制批判
        三、十九世纪三大空想家对劳动的致思路向
第二章 劳动范畴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石
    第一节 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一、为劳动群众“窃火”的激情
        二、社会结构图式的哲学意蕴
        三、劳动的分裂颠倒了人的世界
        四、无产阶级与人类解放
    第二节 马克思基于劳动范畴的视界融合
        一、劳动二维结构:马克思哲学劳动范畴的基本规定
        二、劳动范畴对“三个来源”视界的融合
    第三节 劳动范畴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一、劳动范畴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础
        二、马克思基于劳动范畴对旧哲学的扬弃
        三、劳动范畴在马克思学说中的枢纽作用
第三章 劳动与人类世界二重化
    第一节 劳动与生产方式
        一、劳动二维结构的生成
        二、从外化劳动到异化劳动
        三、从劳动范畴到生产方式理论的逻辑
    第二节 生产力的自由维度
        一、哈贝马斯对黑格尔的一种遗忘
        二、卢卡奇劳动目的性及其缺陷
        三、人类生产力显现的自由境域
    第三节 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
        一、人类自然史问题的悖论
        二、内在自然与必然王国
        三、必然王国的两大形态
第四章 时间的自由向度
    第一节 劳动与源始时间性经验
        一、时间性经验与人的生存
        二、人类劳动与未来先行
        三、文化危机与时间的遗忘
    第二节 对象化幽闭的时间
        一、资本逻辑与时间的空间化
        二、对象化与对象的丧失
        三、消费社会展开的时间黑洞
    第三节 自由时间与人的解放
        一、自由时间弥合劳动的分裂
        二、全面的对象性与自然的复活
        三、自由劳动与相互确认
结语:自由王国中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详细摘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劳动二维结构的生成与解构——马克思对历史之谜的破解[J]. 冯溪屏,张奎良.  齐鲁学刊. 2007(04)
[2]外化、异化与私有财产:并非产生于翻译的概念理解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2概念背后的理论问题研究[J]. 魏小萍.  哲学动态. 2005(08)
[3]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看炫耀性消费[J]. 李时华,龚志民.  消费经济. 2005(01)



本文编号:34809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4809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c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