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的双向互动及其途径
发布时间:2022-01-04 18:33
马克思主义哲学自欧洲大陆步入中国的上空,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并在中国得到发展,日趋灵活有效地解决中国社会实践的重大课题,推动中国社会向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同时经历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尺度,同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史证明世界化维度是不可或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相互交融,共同构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复杂图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在现实语境中的双向互动应包含三方面的涵义: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与指导世界未来发展演变过程的相互作用与相互推动;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践相结合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球发展的过程相结合;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与世界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的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回应了时代、实践和理论的诉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当代解释学强调视阈融合,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及其互动提供了新的思想维度。实现理论和现实的融合、历史和未来的融合、坚持和发展的融合、中国视角和世界视角的融合,是进行马...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世界视野
1.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世界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进程
1.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的具体表现
1.1.4 现实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双向互动的现实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世界化及其双向互动的涵义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双向互动的涵义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双向互动的现实要求
2.2.1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现实要求
2.2.2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现实要求
2.2.3 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变化的现实要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双向互动的理论依据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1.1 理论向实践的接近与靠拢
3.1.2 实践向理论的接近与靠拢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3.2.1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原则
3.2.2 实践是理论的裁判,而非相反
3.3 视阈的融合:解释学的依据
3.3.1 文本的“所指”
3.3.2 文本的“能指”
3.3.3 当今中国的视角与眼光必须与当今世界的眼界交融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双向互动的基本途径
4.1 面向现实,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融合
4.2 面向未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融合
4.3 着重发展,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融合
4.4 实现中国视角与世界视角的融合
4.4.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视阈融合
4.4.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阈融合
4.4.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融合
4.4.4 世界现代化的经验与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的融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路径之反思[J]. 戴兆国. 江淮论坛. 2006(05)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路[J]. 于文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J]. 孙伟平,张羽佳. 哲学研究. 2006(06)
[4]当代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鉴传今,崔新建,李文阁,霍桂桓,贾红莲,晏辉,林建成,崔伟奇,沈湘平,孙伟平,文兵,李景源. 哲学研究. 2006(06)
[5]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方法自觉[J]. 王桂泉.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2)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J]. 孟庆刚. 北方论丛. 2006(01)
[7]从世界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念[J]. 徐崇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05)
[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多维视野[J]. 王翠英,王虎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9]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层思考[J]. 卢剑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哲学追问——“何以需要”与“何以可能”[J]. 王锐生. 新视野. 2005(05)
本文编号:3568855
【文章来源】:中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综述
1.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的世界视野
1.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一个世界化和民族化相统一的进程
1.1.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世界性的具体表现
1.1.4 现实化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双向互动的现实基础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世界化及其双向互动的涵义
2.1.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1.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化
2.1.3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双向互动的涵义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世界化双向互动的现实要求
2.2.1 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的现实要求
2.2.2 资本主义新变化的现实要求
2.2.3 世界社会主义的新变化的现实要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双向互动的理论依据
3.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3.1.1 理论向实践的接近与靠拢
3.1.2 实践向理论的接近与靠拢
3.2 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3.2.1 坚持理论研究的现实性原则
3.2.2 实践是理论的裁判,而非相反
3.3 视阈的融合:解释学的依据
3.3.1 文本的“所指”
3.3.2 文本的“能指”
3.3.3 当今中国的视角与眼光必须与当今世界的眼界交融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世界化双向互动的基本途径
4.1 面向现实,实现理论与现实的融合
4.2 面向未来,实现历史与未来的融合
4.3 着重发展,实现坚持与发展的融合
4.4 实现中国视角与世界视角的融合
4.4.1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视阈融合
4.4.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阈融合
4.4.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全球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融合
4.4.4 世界现代化的经验与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的融合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路径之反思[J]. 戴兆国. 江淮论坛. 2006(05)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之路[J]. 于文娟.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3)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与进路[J]. 孙伟平,张羽佳. 哲学研究. 2006(06)
[4]当代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J]. 鉴传今,崔新建,李文阁,霍桂桓,贾红莲,晏辉,林建成,崔伟奇,沈湘平,孙伟平,文兵,李景源. 哲学研究. 2006(06)
[5]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方法自觉[J]. 王桂泉. 社会科学辑刊. 2006(02)
[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J]. 孟庆刚. 北方论丛. 2006(01)
[7]从世界的视野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理念[J]. 徐崇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5(05)
[8]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多维视野[J]. 王翠英,王虎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9]全球化语境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深层思考[J]. 卢剑平. 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2005(04)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哲学追问——“何以需要”与“何以可能”[J]. 王锐生. 新视野. 2005(05)
本文编号:35688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568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