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论孟子仁政思想的内涵及其实质

发布时间:2022-01-15 05:02
  战国中期,为了结束战火,重建社会新秩序,实现天下统一而济世救民,孟子弘扬并发挥孔子学说,提出了以民本为核心的仁政治国学说。其仁政思想,主要是围绕君、臣、民之间的关系,从政治领导管理的角度,要求君臣重民意、民心,关注民生,以民心向背来衡量政治的得失成败,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的具体措施。本文立足《孟子》文本,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领域分析孟子仁政学说的具体内容。在政治领域,孟子最主要的就是倡导以民为本,主张给予百姓一定的权力;孟子十分看重贤才的作用,要求统治者吸纳众多的优秀人才,让他们参与国家的管理,惟其如此,才能保证国家统治秩序的有序运行。孟子在经济领域的主张更为具体,而且有许多举措都十分有效,他要求统治者分配给民众固定的赖以为生的生产生活资料,让他们的生活有所保障;同时还要求统治者不能过分压榨百姓,即使是必须的徭役,也要以不妨害农工为前提;此外,孟子还主张保护工商业,以促进经济的正常发展。孟子同孔子一样,格外看重教育的功用,他主张兴办学校,对百姓进行人伦教育,还要求人们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共同构建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这些思想虽然不适用于当时的局势,却为后世统治政策的...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孟子仁政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 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二) 孟子的身世和师承
二、孟子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 政治领域
        1、以民为本,爱民重民
        2、贵德尊士,能者在职
    (二) 经济领域
        1、制民之产,实行井田制
        2、轻徭薄赋,使民以时
        3、保护工商,发展经济
    (三) 文化教育领域
        1、兴办学校,教以人伦
        2、修身养德,化民成俗
三、孟子仁政学说的实质
    (一) 是中庸思想的体现
        1、孟子中庸思想的渊源
        2、中庸思想在国家权力分配中的体现
        3、孟子中庸思想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体现
    (二) 是对天下公利的追求
        1、为百姓谋利
        2、为天下谋利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孟子国家学说的逻辑构成:从孔子到孟子(一)[J]. 王富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05)
[2]“民贵君轻”再解析——略论“民贵君轻”是中国古代统治思想[J]. 张分田.  天津社会科学. 2005(06)
[3]论“立君为民”在民本思想体系中的理论地位[J].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4]关于深化民本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J]. 张分田.  江西社会科学. 2004(01)
[5]孟子仁义政治思想的内涵[J]. 赵源一.  船山学刊. 2001(04)
[6]孟子的“仁政”学说[J]. 李奥烈.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6)



本文编号:35899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5899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b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