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苦乐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4 09:37
尼采认为仅当生存的痛苦具有意义,生存才有意义;又认为没有快乐就没有生命,为快乐所做的斗争就是为生命而斗争。而尼采毕生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人生哲学,由此可见其苦乐观在其哲学中的重要地位。人们通常将痛苦视为反对生命的证据,但尼采把痛苦视为生命的兴奋剂。痛苦之于生命如影随形,不可分离,反对痛苦即是反对生命,故对那些人生不可逃避的痛苦以及人生上升活动中无法避免的痛苦必须予以肯定,否则不是因之而否定生命,就是因之而否定生命的上升活动。尼采认为痛苦源于人的创造意志,并借助于这种意志来解决苦乐问题。他认为生存的本质是权力意志,权力意志促使生存不断创造,从而使人超越人生的有限性通达无限,克服对痛苦的反感而获得快乐。尼采还指出,苦乐都只是人生创造的手段,而不是人生的评判标准,快乐也不是人生的目标。尼采对旧形而上学的苦乐观进行了批判,将真、善等这些被传统哲学视为高于生命的价值归入禁欲主义理想,并认为它们是对生命的否定。尼采认为禁欲主义者为追求禁欲主义理想而否弃尘世的快乐,并通过增加人生的痛苦来治疗痛苦。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
三、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第一章 尼采苦乐观的演变脉络
第一节 从逃避痛苦到肯定痛苦
第二节 从形上之乐到形下之乐
第二章 尼采苦乐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苦:生理之苦
一、心理痛苦之否定
二、生理痛苦之肯定
第二节 乐:创造之乐
一、超越人生的有限性
二、美在超越中的作用
第三节 苦乐:人生上升的伴随物
一、禁欲主义苦乐观之批判
二、苦乐与人生的关系
第三章 尼采苦乐观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尼采苦乐观的反传统性
一、非求真的苦乐观
二、非求善的苦乐观
第二节 尼采苦乐观的美学特征
一、以美为慰藉的苦乐观
二、以生命为标准的苦乐观
第三节 尼采苦乐观的悲观性
第四章 尼采苦乐观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尼采苦乐观的合理性
第二节 尼采苦乐观的局限性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马克思的人性论解读人的幸福[J]. 邓先奇. 江汉论坛. 2010(07)
[2]艺术的身体性本源——从身体出发解读尼采美学[J]. 杨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3]艺术形而上学:尼采对世界和人生的审美辩护[J]. 周国平.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4]21世纪初国内尼采哲学研究概述[J]. 马毅.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05)
[5]尼采:形而上学的真理与我们的真理[J]. 余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关于中西方苦乐观的比较[J]. 姜白心. 北京经济瞭望. 1998(04)
博士论文
[1]论尼采的生命学说[D]. 院成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本文编号:3606341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观点
三、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与方法
第一章 尼采苦乐观的演变脉络
第一节 从逃避痛苦到肯定痛苦
第二节 从形上之乐到形下之乐
第二章 尼采苦乐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苦:生理之苦
一、心理痛苦之否定
二、生理痛苦之肯定
第二节 乐:创造之乐
一、超越人生的有限性
二、美在超越中的作用
第三节 苦乐:人生上升的伴随物
一、禁欲主义苦乐观之批判
二、苦乐与人生的关系
第三章 尼采苦乐观的主要特征
第一节 尼采苦乐观的反传统性
一、非求真的苦乐观
二、非求善的苦乐观
第二节 尼采苦乐观的美学特征
一、以美为慰藉的苦乐观
二、以生命为标准的苦乐观
第三节 尼采苦乐观的悲观性
第四章 尼采苦乐观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尼采苦乐观的合理性
第二节 尼采苦乐观的局限性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马克思的人性论解读人的幸福[J]. 邓先奇. 江汉论坛. 2010(07)
[2]艺术的身体性本源——从身体出发解读尼采美学[J]. 杨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3]艺术形而上学:尼采对世界和人生的审美辩护[J]. 周国平.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4]21世纪初国内尼采哲学研究概述[J]. 马毅.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4(05)
[5]尼采:形而上学的真理与我们的真理[J]. 余虹.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6]关于中西方苦乐观的比较[J]. 姜白心. 北京经济瞭望. 1998(04)
博士论文
[1]论尼采的生命学说[D]. 院成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9
本文编号:36063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06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