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冯友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02-05 01:37
  冯友兰是享誉世界的哲学家,他的哲学历程呈现给我们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学界从不同的角度来梳理冯友兰的哲学思想也就理所当然,其中,对冯友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研究也是冯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新中国成立后,直至冯友兰学术终结,时代的动荡、斗转的现实使冯友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在不同的环境下呈现迥异的风采。第一阶段,上世纪50年代前,马克思主义哲学仅仅是冯友兰哲学活动的一个前提。冯友兰只是被动的受到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的学术思想体现出一种外在的形式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子,即对经济与文化的关系的阐释、哲学史的分期都体现唯物史观思想倾向。但是,此时冯友兰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立的。第二阶段,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时代的急剧变革与冯友兰对民族文化的关怀使他在新中国成立后迅速转变哲学立场,主动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并尝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诠释中国哲学,提出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的学术思想,如“抽象继承法”等。此阶段冯先生哲学活动较为特殊,既没有完全否定新理学,但又承认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性。第三阶段,上世纪80年代后,冯友兰独立自主的理解、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冯友兰在哲学史研究中,抛开哲学权... 

【文章来源】:渤海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被动受影响阶段——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
    (一) 新文化运动中的冯友兰与马克思主义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倾向的体现
        1.唯物史观思想对冯友兰的影响
        2.辩证唯物主义因子的若干表现
二.主动学习接受阶段——20 世纪 50 至 70 年代
    (一)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确立过程
    (二) 《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体现
        1.“抽象继承法”与“思想的普遍性形式”
        2.对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视
        3.辩证法思想的体现
        4.实践论与知行合一
三.高度融合阶段——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
    (一)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性自主的抉择
    (二) 深度觉解唯物史观
        1.生产方式与历史发展
        2.时代与哲学
    (三) 对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认识
        1.发展的观点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理在事中”
        3.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仇”与“和”
    (四) 马克思主义方法体现
四.结语:冯友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评析
    (一) 冯友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形成因素
    (二) 冯友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学术性及其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冯友兰文化观的历史价值及当代启示[J]. 王胜国.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01)
[2]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述评[J]. 葛斐,余泽娜.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0(06)
[3]试论冯友兰新理学的理观念[J]. 方向军.  甘肃农业. 2010(04)
[4]哲学批判、文化批判、政治批判──论冯友兰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三个维度[J]. 冯旺舟.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0 (01)
[5]解析冯友兰及其思想历程[J]. 陈法娟.  传承. 2010(03)
[6]冯友兰先生的矛盾观及其现实意义[J]. 林可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7)
[7]毛泽东实事求是之学与冯友兰新理学的比较[J]. 王文虎.  湖北社会科学. 2008(10)
[8]论冯友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兼评冯友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援引与创新[J]. 高秀昌.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4)
[9]谈谈斗争与和谐的关系问题[J]. 褚宏鑫.  科学咨询(决策管理). 2007(08)
[10]论二三十年代冯友兰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J]. 高秀昌.  南开学报. 2004(04)

博士论文
[1]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历史哲学[D]. 何军民.安徽大学 2010
[2]冯友兰社会文化观研究[D]. 王芳恒.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冯友兰与唯物史观[D]. 慈云生.江南大学 2008
[2]冯友兰哲学思想的唯物主义倾向探析[D]. 陈珊.山东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143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143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b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