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孔墨比较与墨家的兴衰探微

发布时间:2022-02-15 10:17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迅速发展,文化水平达到一个新高点,出现了“百家争鸣”。儒墨两家是当时最著名的两个学派,都曾以显学并称于世,都“以解民之倒悬”为己任。墨子早年曾学与儒门,后从其中脱离出来有了自己不同于儒家的系统的思想,墨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受了儒家思想的启迪,深深地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但是就因为对儒家思想的习知,墨子对其理论上存在的问题,有了自己的见地,并对他认为的不足加以批驳。于是墨家成为与儒家争论最厉害的一个学派。墨子、孔子思想有差异,但因为共同的文化底蕴,以及儒家对墨子的影响,他们的思想也存在共同之处。在对“爱”的理解和做法:孔子贵“仁”,讲“亲亲有术、尊贤有等”的“仁爱”,墨子贵“兼”,主张“以兼易别”,讲一视同仁的“兼爱”;他们都主张“爱人由己”“推己及人。在“利义观”上孔子“重义轻利”,把义同利对立起来,反对唯利是图,墨子则“贵义尚利",把义利统一起,义利并举,凡事落脚于“利”。然而他们都反对私利。、在“天志”、“礼乐”的理解等方面他们也存在差异。两家学术差异的形成是有根源可追溯的。两种文化是两个有着不同特征的价值体系:儒家文化是一种精英文化,墨家则更具有大众文化的意味。在... 

【文章来源】:西藏民族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选题说明
第二章 墨孔的几个重要论争
    一、墨子"兼爱"和孔子"仁爱"的比较
        (一) 墨出于儒而非儒的猜测
        (二) 墨孔对"爱"理解差异形成的原因
        (三) 两者对兼爱和仁爱的表达
        (四) 两者对兼爱和仁爱的深化理解
        (五) 兼爱、仁爱的共通点
    二、墨孔义利关系的比较
        (一) 墨孔两者如何看待义利
            1、孔子重义,罕言利
            2、墨子尚利贵义
        (二) 墨孔义利观差异的成因
            1、社会的历史背景的差异
            2、两者对义利的理解差异
            3、两种义利观的相似处
    三、墨孔的鬼神、丧葬礼制比较
        (一) 两家对"天道鬼神"不同看法
        (二) 两家丧葬观的差别
        (三) 两家礼乐观的不同
第三章 儒墨的文化差异
    一、共同的民族文化心理背景
        (一) 中国人信仰的发端
        (二) 中国人信仰的逐渐形成
        (三) 中国人心态的两面性
    二、儒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三、儒墨价值标准的不同
    四、儒墨价值取向的差异
    五、两家社会基础的不同
第四章 墨学中绝与复兴以及相关论述
    一、墨家的中绝
    二、墨学在近世的复兴
    三、墨学研究的三种方法
第五章 墨儒两家的合流
    一、儒墨两家相通的理想追求
    二、以儒家为参照的学科特色
    三、孟子距杨墨的原因
    四、对杨近墨远的分析
    五、孟子对墨学的吸收和消解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贵和”与“尚同”:孔、墨和谐思想比较[J]. 孙卓彩.  枣庄学院学报. 2008(03)
[2]论孔墨之相通[J]. 曾振宇.  湖南社会科学. 2008(03)
[3]论先秦时期的“儒墨相非”[J]. 孙兆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4]论儒墨两种文化思想的共同之处[J]. 李元旭.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5]仁爱、兼爱:儒墨两家“爱观”之比较[J]. 龙婷.  理论界. 2007(08)
[6]墨学的理想与实现[J]. 李贤中.  职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06(03)
[7]墨家智慧与中国文化走向[J]. 孙中原.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05)
[8]“杨近墨远”与“为父绝君”:古儒的国—家观及其演变[J]. 秦晖.  人文杂志. 2006(05)
[9]“儒墨”连及与墨家消亡的时间[J]. 李若晖.  社会科学. 2006(04)
[10]西方逻辑的引入与《墨子》研究新范式——关于梁启超墨家逻辑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郭桥.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5(04)

博士论文
[1]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 薛柏成.吉林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264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264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0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