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文本研究
本文关键词:《列子》文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论文以《列子》文本为中心,围绕作者与文本,注本与文本的关系展开讨论,分为四章进行阐述。第一章为导言,通过撰写研究综述发现,跳出《列子》真伪之辩的窠臼,还原《列子》文本面貌,在此基础上探讨《列子》文本的思想价值,《列子》与张湛《列子注》的相互关系,是目前学术界有关《列子》文本研究的薄弱环节,也是本论文的主要目标。第二章写作者与文本,即列子其人与其书的关系。通过梳理其他文本,特别是《列子》中提到的列子事迹,考察他的交际圈。显示出列子是一个崇尚清虚无为的道家形象。在此基础上将“贵虚”作为列子形象的正宗,讨论《列子》文本在思想方面对列子形象的适应和发散。第三章是论文的关键部分,以杨伯峻《列子集释》为据,将《列子》文本与其他先秦两汉魏晋典籍进行整理比勘,得到《列子》八篇与其他32部典籍的重文156处。据此,本文以《列子》八篇中各单篇为单位,以某些古籍作为时代定点,探寻古籍重文的先后关系发现,《列子》中的大量文献材料在两汉,甚至是西汉时已经存在,在此基础上,有相对较早出的文本,例如《说符篇》成篇于《淮南子》,甚至是《吕氏春秋》以前。《黄帝篇》成篇于《庄子·达生》以前。也有相对晚出的文本,例如《周穆王篇》、《杨朱篇》。但即使《列子》经过了列子弟子门人的加工,纳入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面貌,依余嘉锡先生所列古人著书之例,仍应当被视为列子思想,也可以说是列子一派的学术思想。第四章写文本与注本,即《列子》与张湛《列子注》的关系。通过梳理历史文献与前人研究成果,考察张湛所处的家庭与时代背景,以及在此背景中,张湛如何校勘原书错处,指出书中重出现象,大量援引其他典籍与他人作注来注解《列子》,一方面努力构建《列子》文本统一性,另一方面通过注疏《列子》,从道家哲学、儒家思想、魏晋玄学、佛教文化四方面来表达自身的哲学思想。最后总结张湛《列子注》在典籍保存、校勘注解、思想意义上的价值。
【关键词】:《列子》 张湛《列子注》 典籍比勘 成书时代 思想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223.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6
- 第一章 导言6-17
- 第一节 关于列子与《列子》的研究状况6-12
- 第二节 关于张湛与《列子注》的研究状况12-15
- 第三节 《列子》文本研究的空间15-17
- 第二章 列子与《列子》17-29
- 第一节 列子其人17-20
- 第二节 贵虚:《列子》对列子的适应20-26
- 第三节 贵正:《列子》对列子的发散26-29
- 第三章 《列子》与先秦两汉魏晋典籍29-79
- 第一节 《说符篇》与《淮南子》、《吕氏春秋》重叠的材料69-74
- 第二节 《黄帝篇》与《庄子》重叠的材料74-75
- 第三节 《周穆王篇》、《杨朱篇》与其他典籍的重叠状况75-79
- 第四章 张湛与《列子注》79-94
- 第一节 张湛其人79-82
- 第二节 张湛《列子注》对《列子》的阐释82-84
- 第三节 张湛《列子注》对《列子》的延伸84-92
- 第四节 张湛《列子注》的价值92-94
- 结语94-97
- 参考书目97-100
- 后记100-10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徐道彬;;徽州朴学成因的地域性解读——以戴震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李宝红;胡适与庄子研究[J];安徽史学;2004年05期
4 徐道彬;《说文段注》对戴震文字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5 徐道彬;;朱熹在徽州本土遭遇的尴尬[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鹿博;;《庄子》寓言之神话系统探微[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7 徐道彬;;儒家经世与戴震的致用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8 刘成群;;“求真是”与新安理学、皖派考据学间的学术演变[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9 王其和;王明春;;《群经平议》训诂失误举例[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刘凤琴;;经史关系略论[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姚曼波;;孔子《春秋》及其“《春秋》大义”辩正——兼谈儒学的正本清源[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2 郝振楠;;文化整合思潮下秦人信仰成因探析[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四辑)[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华;孟子与汉代《诗经》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3 赵洪武;技与道—中国传统技术话语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4 徐桂秋;孟子文艺思想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5 张晓虎;周代宗教思想的演进[D];西北大学;2002年
6 贾建飞;晚清西北史地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程方勇;范晔及其史传文学[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彭华;阴阳五行研究(先秦篇)[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10 杨天保;王安石学术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文明;宋初儒学道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韩燕飞;抗战时期的南明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安宝罗;战国游说与诸子之“说”[D];北京大学;2011年
4 熊晓曼;传教士与中国传统学术[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云;柳宗元山水游记创作渊源论[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曾羽霞;魏晋南北朝散文文体批评研究[D];湖北师范学院;2011年
7 王文忠;朱彬《礼记训纂》的学术继承[D];安徽大学;2011年
8 魏娟;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9 薛敏;金章宗后期《燕子图》组诗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10 钱鸣;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的教学特色及学术影响[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列子》文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5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