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理论及其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对比与反思
发布时间:2022-08-23 11:45
“中轴线”理论为解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提供了一个平台,对很多哲学疑难问题能够做出创新性解释。以此为根据,还可以对一个传统课题——比较分析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现代化道路孰优孰劣——提出新的见解。 如果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高度抽象化为可以被形象描绘的线条,那么,这条历史轨迹曲线必然是一个螺旋式上升过程。如何定位认识这一过程呢?若按着社会时间顺序连续排列最理想化的社会发展状态,就会得到一条上升的直线式历史发展轨迹——即中轴线。社会历史发展具体进程就是围绕这条中轴线螺旋式波动上升。以此为平台,可以解释很多哲学疑难问题。 第一个问题: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是如何在具有不确定性的人的能动作用中产生?在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自由选择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目的理性制约。如果人们追求相同目的的效用是一致的,受到追求最佳动机驱动,就会使人们的自由行为选择具有趋同性。这就从人的能动作用中表现出确定性因素出来。只有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社会角度上的人们个人的有效利益才能得到最大满足。但是,社会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只有社会各个方面处在或尽可能地处在理想状态,人们的利益追求在整体上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这种确定...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为什么需要一个理论平台来解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存在的五个哲学难题
2、对这五个哲学难题研究存在的欠缺
二、为什么要对比研究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1、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的基本脉络
2、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路径、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
1、研究路径、方法和创新之处
2、研究价值
上篇:"中轴线"理论:解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平台
第一章 历史演进中的"中轴线"
第一节 这条中轴线存在吗
第二节 历史轨迹演进曲线为什么会围绕中轴线螺旋式上升
第三节 在中轴线上透视历史发展图景
第二章 解释力之一:历史规律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节 人有意识的活动如何产生历史规律
一、经典作家在揭示历史决定论过程中没有解释这个问题
二、当代国内外哲学也未能攻破这一难题
三、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从人的能动作用中谈论历史规律生成问题
第二节 在中轴线上的解释
第三章 解释力之二:可能性空间理论如何才能跳出主体性预设的窠臼
第一节 对可能性空间理论解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对可能性空间理论存在问题的分析
第三节 在中轴线上的解释
第四章 解释力之三:历史发展是单线式还是多线式
第一节 线性历史发展观的争鸣
第二节 在中轴线上辩证性图解
第三节 辩证性图解的解释力
第五章 解释力之四:历史具有可预测性吗
第一节 波普尔对历史可预测性的否定
第二节 对波普尔诘难的反驳理由的例证分析
第三节 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历史可预测性
第四节 在中轴线上的说明
第六章 解释力之五:如何克服二重尺度存在的自相矛盾现象
第一节 运用二重尺度评价历史存在的困惑
第二节 运用二重尺度评价历史存在矛盾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运用两个体系评价历史
一、动力体系和价值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二、运用两个体系评价历史的合理性
三、在中轴线上的解释
第七章 用"中轴线"理论解析哲学难题的几点启示
下篇:"中轴线"理论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对比与反思
第一章 两个体系在中轴线上的运用
第一节 社会发展轨迹在中轴线上演进的特点
第二节 运用两个体系分析社会发展轨迹
一、两个体系相互关系
二、两个体系和"公平与效率"的联系与区别
三、在中轴线上社会发展轨迹逻辑起点的特殊性
第二章 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中轴线上的演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是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来到人世间的
第二节 资本主义现代化遭遇困境
第三节 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节
一、二战以前资本主义进行的自我调整
二、二战以后资本主义进行的深入调整
三、"新资本主义"理念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
第四节 在中轴线上的演变——由远及近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 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苏联模式)在中轴线上的演变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成因:一个分析角度
第二节 苏联困境中的改革与改革中的困境
第三节 苏联模式成败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四节 在中轴线上的演变——由近及远的发展过程
第五节 两条现代化发展轨迹在中轴线上的演变对比分析
第四章 "中轴线"理论视野下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之路
第一节 用两个体系考察中国改革合理性
一、从改革动力体系到调整价值体系的波浪式递进
二、对社会主义传统价值体系的扬弃
第二节 中国改革克服困境的秘诀: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发展理念
一、从改革实践出发,用新的发展理念解决新的问题
二、"双和"理念——追求"动态平衡"的价值体现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中轴线上的演进
第五章 在"中轴线"理论视野下的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到底孰优孰劣:一个辩证性回答
第二节 回眸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其他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677705
【文章页数】:1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为什么需要一个理论平台来解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
1、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存在的五个哲学难题
2、对这五个哲学难题研究存在的欠缺
二、为什么要对比研究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问题
1、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的基本脉络
2、对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路径、方法、创新之处和研究价值
1、研究路径、方法和创新之处
2、研究价值
上篇:"中轴线"理论:解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平台
第一章 历史演进中的"中轴线"
第一节 这条中轴线存在吗
第二节 历史轨迹演进曲线为什么会围绕中轴线螺旋式上升
第三节 在中轴线上透视历史发展图景
第二章 解释力之一:历史规律是如何形成的
第一节 人有意识的活动如何产生历史规律
一、经典作家在揭示历史决定论过程中没有解释这个问题
二、当代国内外哲学也未能攻破这一难题
三、在何种意义上能够从人的能动作用中谈论历史规律生成问题
第二节 在中轴线上的解释
第三章 解释力之二:可能性空间理论如何才能跳出主体性预设的窠臼
第一节 对可能性空间理论解释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对可能性空间理论存在问题的分析
第三节 在中轴线上的解释
第四章 解释力之三:历史发展是单线式还是多线式
第一节 线性历史发展观的争鸣
第二节 在中轴线上辩证性图解
第三节 辩证性图解的解释力
第五章 解释力之四:历史具有可预测性吗
第一节 波普尔对历史可预测性的否定
第二节 对波普尔诘难的反驳理由的例证分析
第三节 在何种意义上谈论历史可预测性
第四节 在中轴线上的说明
第六章 解释力之五:如何克服二重尺度存在的自相矛盾现象
第一节 运用二重尺度评价历史存在的困惑
第二节 运用二重尺度评价历史存在矛盾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运用两个体系评价历史
一、动力体系和价值体系及其相互关系
二、运用两个体系评价历史的合理性
三、在中轴线上的解释
第七章 用"中轴线"理论解析哲学难题的几点启示
下篇:"中轴线"理论视野下两条现代化发展道路的对比与反思
第一章 两个体系在中轴线上的运用
第一节 社会发展轨迹在中轴线上演进的特点
第二节 运用两个体系分析社会发展轨迹
一、两个体系相互关系
二、两个体系和"公平与效率"的联系与区别
三、在中轴线上社会发展轨迹逻辑起点的特殊性
第二章 资本主义现代化在中轴线上的演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是带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来到人世间的
第二节 资本主义现代化遭遇困境
第三节 资本主义进行自我调节
一、二战以前资本主义进行的自我调整
二、二战以后资本主义进行的深入调整
三、"新资本主义"理念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
第四节 在中轴线上的演变——由远及近的发展过程
第三章 社会主义传统现代化(苏联模式)在中轴线上的演变
第一节 苏联模式的成因:一个分析角度
第二节 苏联困境中的改革与改革中的困境
第三节 苏联模式成败的主要原因分析
第四节 在中轴线上的演变——由近及远的发展过程
第五节 两条现代化发展轨迹在中轴线上的演变对比分析
第四章 "中轴线"理论视野下反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之路
第一节 用两个体系考察中国改革合理性
一、从改革动力体系到调整价值体系的波浪式递进
二、对社会主义传统价值体系的扬弃
第二节 中国改革克服困境的秘诀:与时俱进,不断调整发展理念
一、从改革实践出发,用新的发展理念解决新的问题
二、"双和"理念——追求"动态平衡"的价值体现
第三节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在中轴线上的演进
第五章 在"中轴线"理论视野下的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到底孰优孰劣:一个辩证性回答
第二节 回眸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含其他科研成果)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36777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77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