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民族观研究
发布时间:2022-09-24 19:56
朱熹生活在民族冲突激烈,民族矛盾尖锐的南宋。宋以来,北方民族政权的强大威胁,社会的极度动荡,使得中国传统的伦理秩序遭到空前破坏,传统的“天下”观逐渐被打破,以华夏(汉)族为主导的“天下”格局日益失衡。在激烈的民族冲突中,汉民族的民族意识更是空前高涨。朱熹的民族观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形成的,并伴随着其理学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四个部分对朱熹的民族观进行了梳理。 第一部分,引言,总结了中国民族观研究的现状,并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民族”与“民族观”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说明。 第二部分,即论文第一章,从时代背景、家世、学术渊源等方面探讨了朱熹民族观的形成。朱熹民族观的形成与当时民族冲突激烈,民族矛盾尖锐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在这种大环境下,朱熹的成长及其一生为官的经历都受到影响。在家学、师承以及传统民族观的影响下,朱熹对当时的民族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地思考,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观。 第三部分,即论文第二章,探讨了朱熹民族观的内容和特征。在朱熹的民族观中,对于民族认识已经较为清楚,“民族国家论”是他对现实政治格局的无奈接受;...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现状
二、 相关概念
(一)民族
(二)民族观
第一章 朱熹民族观的形成
第一节 朱熹民族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南宋所面临的民族危机
(一)民族政权的分布状况
(二)民族政权之间的冲突
二、 民族危机下的南宋社会反应
(一)传统的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1.传统的“天下观”被打破
2.对重建伦理秩序的追求
(二)各阶层人民民族意识的高涨
1.官僚阶层主战呼声强烈
2.民间的抗金斗争不断
第二节 朱熹个人的成长经历
一、 民族危机下的成长经历
(一)出生于国难当头
(二)父亲遭贬黜
二、 民族危机下的为宦生涯
第三节 朱熹民族观形成的学术渊源
一、 家学
(一)父亲的影响
(二)叔辈的勉励
二、 师承
(一)杨由义
(二)武夷三先生
(三)李侗
三、 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影响
(一)先秦儒家民族观的形成
(二)秦汉至北宋儒家民族观的发展演变
(三)朱熹对传统民族观的继承
1.关于“历史记忆”
2.关于“民族认同”
3.“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对朱熹民族观的影响
第二章 朱熹的民族观
第一节 朱熹对于民族的认识
一、 朱熹民族观中的“民族”概念
(一)朱熹民族观中的“汉族”
(二)朱熹民族观中的其他民族
二、朱熹民族观中的“民族国家论”
三、 朱熹民族观中的“汉民族正统”论
第二节 激烈的主战反和
一、 主战复仇,反对和议
二、 褒扬“主战派”,贬斥“和议派”
(一)褒扬“主战派”
(二)贬斥“和议派”
第三节 由“激进主战”向“修内以攘外”的转变
一、 转变的契机
(一)走上儒学的致思之路
(二)张浚北伐的失败与“隆兴和议”
二、 对当时形势的再认识
三、 致力于“修内”的理论与实践
(一)构筑理学思想体系
(二)积极从事“修内”实践
四、 坚守“恢复中原”的愿望
第四节 朱熹理学体系中的民族观
一、 哲学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复仇合乎“理”,和议则逆“理”
(二)论“天理,人欲”与“道心,人心”
(三)“义、利”、“王、霸”之辨
二、 政治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居“正统”以自立
1.政治格局下的“正统”观
2.文化上的“正统观”
(二)为政以德,辅之以刑
(三)选任贤能以图治
三、 伦理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三纲五常”为治道之本根
(二)倡导“存天理,灭人欲”
四、 经济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节财用固邦本,而后图恢复
(二)治军省赋
(三)农业为足食之本
(四)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五、 教育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学校是培养治国、平天下人才的场所
(二)学校教育以“明人伦”为本
(三)勉励学者要做“醇儒”,反对空谈恢复
(四)亲授教学,强调“尊王攘夷”之道
第五节 朱熹民族观的内涵
一、 华夏文化优越观
二、 汉民族正统观
三、 “大中国”观普及下的“民族国家”观
四、 严“夷夏之辨”的“天下一统”观
第三章 朱熹民族观的影响及评价
第一节 朱熹民族观对后世的影响
一、 对后世民族观的影响
二、 对后世处理民族问题的影响
(一)对于入主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影响
(二)对于汉族政权的影响
(三)朱熹民族观对后人“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1.“正统”的观念强化
2.汉族记忆和认同进一步加强
(四)对于后世中国人“世界观”的影响
第二节 朱熹民族观的评价
一、 朱熹民族观产生的客观性和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性
(一)朱熹民族观产生的客观性
(二)朱熹民族观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性
二、 朱熹民族观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一)朱熹民族观的进步意义
1.培养民族气节
2.从维护“天下”一统到维护国家统一
3.塑造中华民族精神
(二)朱熹民族观的局限性
1.时代局限性
2.阶级局限性
3.民族不平等
三、 朱熹民族观的当代反思
(一)以团结促进民族发展
(二)以全面发展谋求民族振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680767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现状
二、 相关概念
(一)民族
(二)民族观
第一章 朱熹民族观的形成
第一节 朱熹民族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南宋所面临的民族危机
(一)民族政权的分布状况
(二)民族政权之间的冲突
二、 民族危机下的南宋社会反应
(一)传统的观念受到严峻挑战
1.传统的“天下观”被打破
2.对重建伦理秩序的追求
(二)各阶层人民民族意识的高涨
1.官僚阶层主战呼声强烈
2.民间的抗金斗争不断
第二节 朱熹个人的成长经历
一、 民族危机下的成长经历
(一)出生于国难当头
(二)父亲遭贬黜
二、 民族危机下的为宦生涯
第三节 朱熹民族观形成的学术渊源
一、 家学
(一)父亲的影响
(二)叔辈的勉励
二、 师承
(一)杨由义
(二)武夷三先生
(三)李侗
三、 中国传统民族观的影响
(一)先秦儒家民族观的形成
(二)秦汉至北宋儒家民族观的发展演变
(三)朱熹对传统民族观的继承
1.关于“历史记忆”
2.关于“民族认同”
3.“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对朱熹民族观的影响
第二章 朱熹的民族观
第一节 朱熹对于民族的认识
一、 朱熹民族观中的“民族”概念
(一)朱熹民族观中的“汉族”
(二)朱熹民族观中的其他民族
二、朱熹民族观中的“民族国家论”
三、 朱熹民族观中的“汉民族正统”论
第二节 激烈的主战反和
一、 主战复仇,反对和议
二、 褒扬“主战派”,贬斥“和议派”
(一)褒扬“主战派”
(二)贬斥“和议派”
第三节 由“激进主战”向“修内以攘外”的转变
一、 转变的契机
(一)走上儒学的致思之路
(二)张浚北伐的失败与“隆兴和议”
二、 对当时形势的再认识
三、 致力于“修内”的理论与实践
(一)构筑理学思想体系
(二)积极从事“修内”实践
四、 坚守“恢复中原”的愿望
第四节 朱熹理学体系中的民族观
一、 哲学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复仇合乎“理”,和议则逆“理”
(二)论“天理,人欲”与“道心,人心”
(三)“义、利”、“王、霸”之辨
二、 政治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居“正统”以自立
1.政治格局下的“正统”观
2.文化上的“正统观”
(二)为政以德,辅之以刑
(三)选任贤能以图治
三、 伦理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三纲五常”为治道之本根
(二)倡导“存天理,灭人欲”
四、 经济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节财用固邦本,而后图恢复
(二)治军省赋
(三)农业为足食之本
(四)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五、 教育思想中的民族观
(一)学校是培养治国、平天下人才的场所
(二)学校教育以“明人伦”为本
(三)勉励学者要做“醇儒”,反对空谈恢复
(四)亲授教学,强调“尊王攘夷”之道
第五节 朱熹民族观的内涵
一、 华夏文化优越观
二、 汉民族正统观
三、 “大中国”观普及下的“民族国家”观
四、 严“夷夏之辨”的“天下一统”观
第三章 朱熹民族观的影响及评价
第一节 朱熹民族观对后世的影响
一、 对后世民族观的影响
二、 对后世处理民族问题的影响
(一)对于入主中原王朝的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影响
(二)对于汉族政权的影响
(三)朱熹民族观对后人“历史记忆和民族认同”的影响
1.“正统”的观念强化
2.汉族记忆和认同进一步加强
(四)对于后世中国人“世界观”的影响
第二节 朱熹民族观的评价
一、 朱熹民族观产生的客观性和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性
(一)朱熹民族观产生的客观性
(二)朱熹民族观对中华民族历史记忆的传承性
二、 朱熹民族观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一)朱熹民族观的进步意义
1.培养民族气节
2.从维护“天下”一统到维护国家统一
3.塑造中华民族精神
(二)朱熹民族观的局限性
1.时代局限性
2.阶级局限性
3.民族不平等
三、 朱熹民族观的当代反思
(一)以团结促进民族发展
(二)以全面发展谋求民族振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680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680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