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历史思想中的时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2022-12-08 22:07
时变与不变是历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荀子时变与不变的思想对于深入了解他的历史思想以及政治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荀子》文献中所涉及“时”、“世”、“古”、“今”等表示特定历史阶段含义的概念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变”与“不变”为主要研究问题,结合历代学者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深入揭示荀子时变与不变的历史思想,并以此为基础来考察他的“法后王”思想。全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研究对象和范围、选题意义、研究综述以及对研究思路的说明。 第二部分,阐述荀子因时而变的思想。这一部分主要通过社会政治和个人处世两方面来对荀子因时而变的思想进行初步的考察。在社会政治方面,荀子明确的认识到社会政治的客观变迁,而且还认识到了社会政治的主观应变。在个人处世修养方面,荀子认识到了时代会对个人际遇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同样也认识到了个人应顺应时代主动求变。 第三部分,阐述荀子历时不变的思想。荀子历时不变思想的核心是“道”不变论,因此这一部分主要通过考察历史运行之道、治道、兼并和用兵之道、立世之道等诸多深层次不变之道来揭示荀子的历时不变思想。历史运行之道这一方面,荀子认为历史隔一定周期治乱...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因时而变
2.1 社会政治因时而变
2.2 个人处世因时而变
第3章 历时不变
3.1 “道”历时不变
3.2 历史运行之道历时不变
3.3 治道历时不变
3.4 兼并和用兵之道历时不变
3.5 立世之道历时不变
第4章 荀子时变与不变的历史思想与“法后王”的主张
4.1 关于荀子“法后王”原因研究的回顾和新思考
4.2 因时而变与“法后王”主张
4.3 历时不变与“法后王”主张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王之道”与“法后王”——荀子思想中的历史意识[J]. 东方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2]论中国古代的政治历史观[J]. 乔治忠.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6)
[3]荀子之“法先王”与“法后王”新论[J]. 万国崔. 船山学刊. 2011(01)
[4]荀子的“先王”“后王”说与辩证道统观[J]. 徐克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3)
[5]荀子“法王说”及其对战国诸子的攻驳[J]. 黄海烈. 齐鲁学刊. 2010(04)
[6]孔、孟、荀历史哲学思想比较[J]. 康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以义变应:“后王”与“先王”的历史对话[J]. 强中华.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中国古代“趋时”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 吴全兰. 孔子研究. 2008(05)
[9]略论先秦诸子“通变”的史学思想[J]. 林晓平,蔡慧.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10]天人古今与时势理道——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几个重要问题[J]. 瞿林东. 史学史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荀况与“百家争鸣”时代之终结[D]. 张铮.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4219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
第2章 因时而变
2.1 社会政治因时而变
2.2 个人处世因时而变
第3章 历时不变
3.1 “道”历时不变
3.2 历史运行之道历时不变
3.3 治道历时不变
3.4 兼并和用兵之道历时不变
3.5 立世之道历时不变
第4章 荀子时变与不变的历史思想与“法后王”的主张
4.1 关于荀子“法后王”原因研究的回顾和新思考
4.2 因时而变与“法后王”主张
4.3 历时不变与“法后王”主张
结论
参考文献
导师及作者简介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先王之道”与“法后王”——荀子思想中的历史意识[J]. 东方朔.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2]论中国古代的政治历史观[J]. 乔治忠. 天津社会科学. 2011(06)
[3]荀子之“法先王”与“法后王”新论[J]. 万国崔. 船山学刊. 2011(01)
[4]荀子的“先王”“后王”说与辩证道统观[J]. 徐克谦.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10(03)
[5]荀子“法王说”及其对战国诸子的攻驳[J]. 黄海烈. 齐鲁学刊. 2010(04)
[6]孔、孟、荀历史哲学思想比较[J]. 康宇.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2)
[7]以义变应:“后王”与“先王”的历史对话[J]. 强中华.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8]中国古代“趋时”思想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价值[J]. 吴全兰. 孔子研究. 2008(05)
[9]略论先秦诸子“通变”的史学思想[J]. 林晓平,蔡慧.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8(01)
[10]天人古今与时势理道——中国古代历史观念的几个重要问题[J]. 瞿林东. 史学史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荀况与“百家争鸣”时代之终结[D]. 张铮.吉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142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1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