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14:18
如何使社会成员公正地享有社会资源是共享思想的内核所在。从古至今,无数的思想家都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立足于当前国内的发展实际,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共享发展理念,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促进社会公正的新型发展观。一个国家的政策制定与发展方式总是以本国的历史与文化为基础,对固有的民族精神进行创新和发展。先秦儒家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所包含的共享思想在当前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先秦儒家的共享思想是思想家对历史经验和政治实践的总结与反思,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着眼于先秦儒家的共享思想研究,以先秦儒家的“仁”、“义”、“礼”等基本道德为基础,从历史渊源到先秦时期的共享实践、再到它的现代启示,对先秦儒家的共享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从时代背景出发介绍本文写作的研究意义;对当前的先秦共享思想研究作了简单的述评;同时说明了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基础,以及界定了共享思想的相关内涵。先儒的共享思想来源于对天人关系的认识,是对先秦时代社会历史的反思与总结。先秦儒家的共享被理解为一种伦...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导言
1.1 研究意义
1.1.1 共享思想的研究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要求
1.1.2 共享思想的研究影响着共享发展的实践
1.1.3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是共享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思想渊源和内涵意蕴
2.1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思想渊源
2.1.1 共享思想的思想来源
2.1.2 共享思想的社会基础
2.2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基本内涵
2.3 先秦儒家、墨家与道家共享意蕴比较
2.3.1 墨家与先秦儒家的共享意蕴比较
2.3.2 道家与先秦儒家的共享意蕴比较
第3章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共享思想的道德基础
3.1.1 仁爱是共享思想的道德基础
3.1.2 仁政是共享思想的政治保障
3.2 共享思想的内在精神
3.2.1 义利兼顾是共享思想的现实基础
3.2.2 义在利先是共享思想的道德准则
3.3 共享思想的外在标准
3.3.1 礼为共享实现完善人格修养
3.3.2 礼为共享实现提供秩序规范
3.4 共享思想的追求目标
3.4.1 共享思想体现在保护人的生存权
3.4.2 共享思想体现在保障人的发展权
3.5 共享思想的社会条件
3.5.1 家国同构为共享实现提供了内生环境
3.5.2 民胞物与为共享实现提供了广阔视角
3.6 共享思想的集中体现
3.6.1 共享的基本社会特征——天下为公
3.6.2 共享实现的重要条件——民生保障
3.6.3 共享的社会核心内涵——社会公正
第4章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价值分析
4.1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历史合理性
4.1.1 重民爱民的民本观
4.1.2 尚仁尚义的道德观
4.1.3 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
4.2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现代价值
4.2.1 培育仁者爱人的道德观
4.2.2 培育兼济天下的世界观
4.2.3 培育公平正义的道德意识
第5章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现代转向的思考
5.1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1.1 历史背景的制约
5.1.2 社会环境的制约
5.1.3 制度建设的不足
5.2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对实践共享理念的意义
5.2.1 共享发展要注重基本政治权利
5.2.2 共享发展要注重民生保障
5.2.3 共享发展要注重合理差异
5.3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对共享发展实践的启示
5.3.1 提高公民的社会政治主体地位
5.3.2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加强法治的作用
5.3.3 推进制度建设,增强民生福利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追寻共享美德[J]. 向玉乔. 伦理学研究. 2017(03)
[2]整体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四个向度[J]. 韩喜平. 社会科学家. 2016(12)
[3]儒家的共享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崔亚超.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6(00)
[4]儒家的“仁”是普世价值[J]. 杜维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5]论先秦儒家的王道理想[J]. 杨明. 伦理学研究. 2015(06)
[6]仁义的道德价值与工具价值[J]. 胡永辉,洪修平. 哲学研究. 2015(08)
[7]天人共同体视域下的正义观——一项哲学语法考察[J]. 刘梁剑. 哲学研究. 2015(05)
[8]儒家文化的古代发生、现代困境与未来出路——余英时关于儒家文化的理解[J]. 程志华.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02)
[9]从“崇公抑私”到“尚公重私”——儒家公私观的现代转化[J]. 朱正平. 东方论坛. 2012(03)
[10]先秦儒家社会秩序建构中的仁道价值及其哲学依据[J]. 成云雷. 中国哲学史. 2012(01)
硕士论文
[1]儒家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马晨阳.北方工业大学 2016
[2]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转向[D]. 王灵敏.山东大学 2015
[3]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构建的德性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 余佳润.中南大学 2013
[4]先秦两汉儒家社会理想及其意义分析[D]. 林立刚.中国政法大学 2008
[5]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 刘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16901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导言
1.1 研究意义
1.1.1 共享思想的研究反映着社会发展的要求
1.1.2 共享思想的研究影响着共享发展的实践
1.1.3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是共享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第2章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思想渊源和内涵意蕴
2.1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思想渊源
2.1.1 共享思想的思想来源
2.1.2 共享思想的社会基础
2.2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基本内涵
2.3 先秦儒家、墨家与道家共享意蕴比较
2.3.1 墨家与先秦儒家的共享意蕴比较
2.3.2 道家与先秦儒家的共享意蕴比较
第3章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共享思想的道德基础
3.1.1 仁爱是共享思想的道德基础
3.1.2 仁政是共享思想的政治保障
3.2 共享思想的内在精神
3.2.1 义利兼顾是共享思想的现实基础
3.2.2 义在利先是共享思想的道德准则
3.3 共享思想的外在标准
3.3.1 礼为共享实现完善人格修养
3.3.2 礼为共享实现提供秩序规范
3.4 共享思想的追求目标
3.4.1 共享思想体现在保护人的生存权
3.4.2 共享思想体现在保障人的发展权
3.5 共享思想的社会条件
3.5.1 家国同构为共享实现提供了内生环境
3.5.2 民胞物与为共享实现提供了广阔视角
3.6 共享思想的集中体现
3.6.1 共享的基本社会特征——天下为公
3.6.2 共享实现的重要条件——民生保障
3.6.3 共享的社会核心内涵——社会公正
第4章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价值分析
4.1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历史合理性
4.1.1 重民爱民的民本观
4.1.2 尚仁尚义的道德观
4.1.3 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
4.2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现代价值
4.2.1 培育仁者爱人的道德观
4.2.2 培育兼济天下的世界观
4.2.3 培育公平正义的道德意识
第5章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现代转向的思考
5.1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1.1 历史背景的制约
5.1.2 社会环境的制约
5.1.3 制度建设的不足
5.2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对实践共享理念的意义
5.2.1 共享发展要注重基本政治权利
5.2.2 共享发展要注重民生保障
5.2.3 共享发展要注重合理差异
5.3 先秦儒家共享思想对共享发展实践的启示
5.3.1 提高公民的社会政治主体地位
5.3.2 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加强法治的作用
5.3.3 推进制度建设,增强民生福利
结语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追寻共享美德[J]. 向玉乔. 伦理学研究. 2017(03)
[2]整体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四个向度[J]. 韩喜平. 社会科学家. 2016(12)
[3]儒家的共享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 崔亚超.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6(00)
[4]儒家的“仁”是普世价值[J]. 杜维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5]论先秦儒家的王道理想[J]. 杨明. 伦理学研究. 2015(06)
[6]仁义的道德价值与工具价值[J]. 胡永辉,洪修平. 哲学研究. 2015(08)
[7]天人共同体视域下的正义观——一项哲学语法考察[J]. 刘梁剑. 哲学研究. 2015(05)
[8]儒家文化的古代发生、现代困境与未来出路——余英时关于儒家文化的理解[J]. 程志华.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5(02)
[9]从“崇公抑私”到“尚公重私”——儒家公私观的现代转化[J]. 朱正平. 东方论坛. 2012(03)
[10]先秦儒家社会秩序建构中的仁道价值及其哲学依据[J]. 成云雷. 中国哲学史. 2012(01)
硕士论文
[1]儒家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马晨阳.北方工业大学 2016
[2]先秦儒家民本思想及其现代转向[D]. 王灵敏.山东大学 2015
[3]先秦儒家民本思想构建的德性基础及其实践路径研究[D]. 余佳润.中南大学 2013
[4]先秦两汉儒家社会理想及其意义分析[D]. 林立刚.中国政法大学 2008
[5]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 刘丽.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169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16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