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程朱理学的“义”范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7 17:16

  本文关键词:程朱理学的“义”范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程朱理学思想内,“义”范畴的发展随着当时思想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特点,这些特点表现为:思想家对“义”界定的多样化,公私之辩构成了义利之辩的理论核心,而义利之辨成为“义”范畴的核心问题;公、正、理等内涵的开出;以心、理、气、道等为核心的体系化建构;道、佛各家思想的吸收;传统推理、说理方式的转变;抽象化程度更高;大义阐发取代传注诠释,进而导致范畴的字义性哲学研究出现。众多新特点出现不仅反映思想范畴与社会现实问题之间的紧密关联,同时还表明儒家哲学范畴概念变化发展规律具有独特性。通过对程朱“义”范畴的研究,我们发现包含“义”范畴在内的儒家哲学概念范畴发展变化规律的独特性。文章通过对不同思想家的对比研究,从不同的体系建构中还原“义”范畴的内涵;通过“义利之辨”、“理欲之辩”、“公私之辩”等传统而具有现代意义的论题,将四位思想家的思想以概念分析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挖掘其现代意义和哲学新形态;通过伦理学研究、思想史研究、哲学范畴分析研究来呈现“义”范畴内涵的丰富性和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义”范畴的发展的影响因素很复杂,除了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常规影响因素外,思想家的个体性格、学术经历、学术特点、知识结构等也构成重要的影响因素,区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作用方式是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方面。同时研究方法的重视也是必要的,针对长期以来儒家哲学研究中对范畴研究和范畴研究方法的忽视,本文在研究方法的选择上除了以往的文献研究之外,还使用了逻辑分析、悖论研究、结构方法等研究法,尤其突出对中国传统的“推类”方法的揭示和运用。除对其伦理学内涵进行现代性诠释之外,在“义”范畴的现代意义阐释方面,对其哲学内涵的清晰界定和语义分析说明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对“义”范畴的伦理道德义务性含义的继承,和对其认识论领域内意义的诠释与论证是其研究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在儒家哲学视域下,将伦理学与认识论相结合,由德性开出认知、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发展要求。“义”范畴的现代性转变,首先要建立在对之全面、客观、公正的了解基础上,了解其发展变化的物质基础、社会背景、历史机遇、思想结构等等,在客观评价和理性认识基础上,融合历史与现代双重视域,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关键词】: 义利 理学 天理 范畴 逻辑 伦理 道德 程朱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244
【目录】: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6
  • 第一章 程颢:以仁为义16-36
  • 第一节 义:天理与仁义17-24
  • 一、仁为义之本17-20
  • 二、义与定性20-22
  • 三、义:理欲之辩22-24
  • 第二节 公私与义利24-36
  • 一、公私之辩25-28
  • 二、义利之辨28-36
  • 第二章 程颐:性理之义36-50
  • 第一节 义:天理与义理36-40
  • 一、理本论37-39
  • 二、天理与义理39-40
  • 第二节 义利与义命40-50
  • 一、义利与理欲40-46
  • 二、义命之辩46-50
  • 第三章 朱熹:天理所宜之义50-79
  • 第一节 理本与仁义51-55
  • 一、性即理51-54
  • 二、心即理54-55
  • 第二节 义:心与性55-66
  • 一、性与义55-57
  • 二、心与义57-61
  • 三、义:理欲之辩61-66
  • 第三节 义利与王霸66-79
  • 一、公私之辩66-69
  • 二、义利之辨69-74
  • 三、王霸之辩74-79
  • 第四章 陈淳理事合一“义”思想79-88
  • 第一节 义理与仁义80-84
  • 一、义与理气论80-82
  • 二、义:理与事82-84
  • 第二节 义利之辨84-88
  • 一、义利即理欲84-85
  • 二、义利与公私85-88
  • 第五章 义思想的现代意义阐释88-93
  • 一、义思想现代化面临的困境88-90
  • 二、义思想的梳理和现代转型的必要性90-92
  • 三、义思想在现代发挥作用的方向92-93
  • 致谢93-95
  • 参考文献95-97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祥宁;义利之辨:中国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及现代意义[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2 吴华眉;近年来“义利之辨”研究综述[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金邦秋;;“义利之辨”与社会主义义利统一观[J];学习论坛;2006年10期

4 邹娟;;浅析“义利之辨”及其现实意义[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7年11期

5 毕明良;;儒家义利之辨的核心——行为准则之辨[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1期

6 兆武;关于义利之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7 孔庆明;“义利之辨”新议[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8 吕世荣;义利之辨的哲学思考[J];哲学研究;1998年06期

9 吕明灼;义利之辨:一个纵贯古今的永恒主题[J];齐鲁学刊;2000年06期

10 曹建文,朱有志;义利之辨的历史样态及其现代解读方式[J];求索;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左玉河;;义利之辨与晚清重商思潮的兴起[A];近代中国的社会保障与区域社会[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义利之辨”的现实意义[N];解放日报;2012年

2 资深市场观察分析人士 黄湘源;从高管限薪看混合所有制改革义利之辨[N];上海证券报;2014年

3 特邀嘉宾:任继愈(国家图书馆馆长) 主持人:王乐乐;建设廉政文化要汲取中国文化精髓[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亚信;程朱理学的“义”范畴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胡芝颖;江河的空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3 赵楠楠;在人性展开中解读孟子的“义利之辨”[D];辽宁大学;2006年

4 杨露珠;先秦孔、孟、荀义利之辨[D];吉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程朱理学的“义”范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40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40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b5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