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哲学论文 >

章太炎“唯识”思想探微

发布时间:2023-03-11 21:27
  伴随着晚清佛教的改良和复兴,唯识学从日本回溯。对唯识学的研究也成为当时思想界关注的新领域,章太炎就是关注者之一。作为一名兼涉中西的哲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看到了佛教理论体系所具备的内在价值,由此形成了他的本体论、认识论以及对现实的关怀。在本体论层面上,章太炎以“真如”为本体,构筑了形上哲学体系。自“苏报案”后,章氏摒弃对佛学之偏见,开始将唯识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典的阅读、摘取,他着手创立了“真如”体系。“真如”被他安立为一种不具宗教迷信色彩的本体。作为形上超越之存在,一方面,“真如”是“真”、“俗”并在之保证;另一方面,“真如”也是道德安立之依止。但是在构建过程中,“真如”本体与“赖耶”之矛盾仍未得到解决,“如来藏”与“藏识”的混同为一,使得他的“真如”体系之逻辑存在矛盾和冲突。而“实有”与“缘起”的问题无法解决,又使得“真如”体系内在紧张。最后,更是直接导致了执“真如”而生唯“假我”之倾向。在认识论层面上,他的认识论体系,早期以“白板说”为源流,认为“人之精神,有如白纸”,及至中期,则以唯识学的“四分说”为根据。在“相”、“见”二分的认识上,他秉持唯识义理,指出了二者为“不...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近代唯识复兴与发展的社会背景透视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危”“机”与社会转型
        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面临之“危”“机”
        二、传统理学思想“隐而不彰”的没落
        三、“以佛知见为归”佛学方法的对治
    第二节 “唯识学”的回溯与产生之问题
        一、“唯识学”的“东渐”与近代“身份认同”争议
        二、近代唯识、法相“二事”之辩
        三、近代唯识学“三系”的形成及其理论特点
    第三节 章太炎对唯识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一、早期以佛学比赋西学“融汇新知”
        二、中期提倡唯识而“专修慈氏之学,世亲之书”
        三、后期以“佛—老—儒”之和合为“善权大士”
第二章 “真如”本体的内涵辨析
    第一节 “识之实性,即是真如”的本体论建构
        一、“真如”由来与早期“以太—阿屯”学说
        二、“真如”具足之特性
    第二节 “真如”何以成为本体
        一、恒常真实为“真”、“俗”并在之保证
        二、恒常真实为道德安立之依据
    第三节 “真如”本体与“赖耶”之矛盾
        一、“如来藏”与“藏识”混同为一
        二、“实有”与“缘起”内在紧张
        三、执“真如”而生唯“假我”之倾向
第三章 “识之四分”的认识论构成
    第一节 “相见二分,不即不离”的基本认识过程
        一、“人之精神,有如白纸”与“有相有见”之转向
        二、“五遍行”为认识之发端
    第二节 “还待忍识,即知其误”的认知确证
        一、“自证分”理解之偏差与“心”之主体的安立
        二、对科学的反省
    第三节 “猝然念得,即知其误”之直觉顿悟
        一、驳康德认识论“独断”之缪误
        二、以“证自证分”体证“真如”
第四章 “三自性”为依据的现实关怀
    第一节 “周遍计度,不悟所有”之“苦痛根源”
        一、“善恶”的如影随形
        二、“苦乐”的同起俱在
    第二节 “因迷见异,依他而起”之“世间障蔽”
        一、对“民主”制度之反思
        二、对“国家”概念之思索
    第三节 “破妄显真,归圆成实”之“人生妙用”
        一、“不齐而齐”的平等观
        二、“灭绝意志”而得“自在”的生命观
结语
致谢
参考书目
附录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与参与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7602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602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0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