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象《庄子注》中的生死观
发布时间:2023-04-20 04:37
我们能从一位哲学家的生死观中看到什么?其对于生死的思考,这肯定具有某种价值,但是不止如此。我们可以从生死观中看到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可以从中窥见一种理论的超越倾向。在研究某一观点时,将其与整个理论体系分割开来,单独将其作为某一个范畴内的某一观点,简单罗列出来,这样的研究方法是有失偏颇的,特别是对于中国哲学而言。所以在研究郭象的生死观时,仅仅把握郭象生死观的内容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分析郭象生死观的内在逻辑、论证方法和理论建构,这就要求在论述郭象的生死观时花费较大的篇幅对郭象的理论体系进行梳理。又因现存的郭象的著作仅有《庄子注》一本,郭象的理论体系是构建在对《庄子》的注解之上,我们不得不着重对比郭象与庄子的生死观的异同。本文以郭象《庄子注》作为文本依据,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来论述:第一部分概述郭象之前中国传统的生死观,从中发现生死关系从对立到消解的走向,以此更好地理解郭象生死观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简要分析郭象的生死观的基本内容,将其与郭象的命论、圣人论、逍遥论等结合,以期得到其较为完整和清晰的生死观的脉络。郭象的生死观是围绕“独化”这个概念展开的,“独”意味着万物自生,生死各...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郭象之前中国传统的生死观
第一节 追求长生
第二节 灵魂不灭
第三节 着眼在世
第四节 消解对立
一、生死物化
二、生死一体
三、生死俱善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郭象生死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死生命也,生死俱善
第三节 生死独化,两不相知
一、否认造物
二、万物自生
三、否认因果
四、自生自死
第四节 与变为体,死生若一
一、无生无死
二、无心无我
第五节 生死境界,两种逍遥
一、圣人的设定
二、圣常的区别
三、两种逍遥
第三章 庄子与郭象生死观的对比
第一节 生死观的目的
第二节 生死观的内容
一、生的认知
二、死的认知
三、生死关系
第三节 生死观的方法
第四节 生死观的结构
第五节 生死观的倾向
第六节 生死观的价值
一、时代的价值
二、超越时代的价值
第七节 生死观的延伸
一、主体的“我”存在与否
二、如何解决“畏”和“悲”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4905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郭象之前中国传统的生死观
第一节 追求长生
第二节 灵魂不灭
第三节 着眼在世
第四节 消解对立
一、生死物化
二、生死一体
三、生死俱善
第五节 小结
第二章 郭象生死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背景
第二节 死生命也,生死俱善
第三节 生死独化,两不相知
一、否认造物
二、万物自生
三、否认因果
四、自生自死
第四节 与变为体,死生若一
一、无生无死
二、无心无我
第五节 生死境界,两种逍遥
一、圣人的设定
二、圣常的区别
三、两种逍遥
第三章 庄子与郭象生死观的对比
第一节 生死观的目的
第二节 生死观的内容
一、生的认知
二、死的认知
三、生死关系
第三节 生死观的方法
第四节 生死观的结构
第五节 生死观的倾向
第六节 生死观的价值
一、时代的价值
二、超越时代的价值
第七节 生死观的延伸
一、主体的“我”存在与否
二、如何解决“畏”和“悲”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94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9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