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1 21:46
马一浮作为现代儒学家的代表,他学术造诣颇深,精通佛学、儒学、道学、书法、诗学,对西方学术也颇有研究。他深处中西文化动荡之际、民族危亡之时,立足中国文化精神,楷定国学为六艺之学,在六艺之中论易理,其易学思想被称为“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易学界的最高水准”。马一浮的易学思想包含五部分:一、从楷定国学概念为《诗》《书》《礼》《乐》《易》《春秋》出发,探讨六艺之间的互摄关系,从而确立易教统摄观,突出《易》为六艺之原的独特地位。二、从心本论的角度构建其易学体系,认为心之象就是万物之象,进而把六艺摄归于一心。这种以心观物、心外无物的解读,为构建以心为本体的易学体系奠定了基础。三、义理一词源于《易》,义理名相论则是借助分析义理名相的方法,从而进一步认识易学甚至整个六艺体系的内涵。把易之三义与理气一一对应,并对“止”的内涵进行解读,进而对《易》理有所体悟,使行动与理相应。四、借义学和禅学来解读儒学,能够使儒学义理得以更加透彻的阐释。马一浮于佛学深有所得,能破除门户之见,会通儒佛,为易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五、易学的学问要求,不离德与行,在内为德,在外为行。以理言为德,见于事为行。所以说,《易》综为成德之教...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易》为六艺之原
1.1 六艺统摄观
1.2 易教统摄观
1.2.1 《乾》《坤》统《礼》《乐》
1.2.2 《咸》《恒》统《诗》《书》
1.2.3 《易》统《春秋》
第二章 心外无易之本体论
2.1 六艺摄归一心
2.2 观象实是观心
2.2.1 观象
2.2.2 观象即是观心
2.3 性命之理,显心之本体
第三章 以《易》名相
3.1 义理名相释义
3.2 易之三义与理气关系
3.2.1 理气关系—形而上、形而下双向互动
3.2.2 理气体用论
3.3 说止—《易》之理
第四章 以易摄佛,援佛入儒
4.1 对儒佛的基本态度
4.2 儒佛互摄,以佛解儒
4.2.1 《论语大义》阐发《易》道
4.2.2 《易》道十重义
第五章 《易》学成德之教
5.1 立志—成德之本
5.2 敬义立,德不孤
5.3 德与位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96304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意义与目的
二、研究现状
第一章 《易》为六艺之原
1.1 六艺统摄观
1.2 易教统摄观
1.2.1 《乾》《坤》统《礼》《乐》
1.2.2 《咸》《恒》统《诗》《书》
1.2.3 《易》统《春秋》
第二章 心外无易之本体论
2.1 六艺摄归一心
2.2 观象实是观心
2.2.1 观象
2.2.2 观象即是观心
2.3 性命之理,显心之本体
第三章 以《易》名相
3.1 义理名相释义
3.2 易之三义与理气关系
3.2.1 理气关系—形而上、形而下双向互动
3.2.2 理气体用论
3.3 说止—《易》之理
第四章 以易摄佛,援佛入儒
4.1 对儒佛的基本态度
4.2 儒佛互摄,以佛解儒
4.2.1 《论语大义》阐发《易》道
4.2.2 《易》道十重义
第五章 《易》学成德之教
5.1 立志—成德之本
5.2 敬义立,德不孤
5.3 德与位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本文编号:3796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796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