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物质概念再阐释——以中介为核心的继承与超越
发布时间:2023-10-29 20:45
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哲学区别于过去一切以形而上学或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哲学,一方面是马克思突破了形而上学对物质概念的抽象理解,真正地将其与实践概念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马克思突破了物的现实存在,看到了物背后的主客体和主体间性关系。但一般研究只从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性入手,认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乃是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简单“翻转”。这种视角不难理解,但是低估了曾经作为一个青年黑格尔主义者的马克思与黑格尔之间的连续性,进而低估了马克思与整个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连续性。本文以中介活动入手,尝试从德国古典哲学开始阐释马克思的物质概念,也尝试说明康德的“知识”、黑格尔的“绝对知识”、马克思的“实践”、“价值”体现的主体对于客体认识把握的中介作用所在。基于对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相关文本的研究,本文可以分为以下四部分:第一,分析并阐述康德关于自在之物的思想和考察作为中介的知识形式;第二,考察黑格尔思维活动和物的概念,以及其中的中介活动的辩证法,考察黑格尔对于康德自在之物的批判,并揭示主客体如何在绝对知识的中介中得到对立统一;第三,考察马克思在物的层面对黑格尔的批判,并陈述实践中介下马克思对物质和自然的认识;第四,...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有关康德自在之物的研究
1.3.2 有关黑格尔物质概念的研究
1.3.3 有关马克思实践观与物质观的研究
2 康德:知识中介“自在之物”
2.1 知识的可能性条件
2.1.1 知识作为先天综合判断
2.1.2 知识的内容
2.2 知识的形式
2.2.1 知识的感性纯形式
2.2.2 知识的知性纯形式
2.3 自在之物不可认知
2.4 知识作为立足点及其疑难
2.5 小结
3 黑格尔的“反思活动”及“绝对知识”
3.1 作为中介的反思活动
3.2 对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批判
3.2.1 康德的范畴论决定了自在之物不可知
3.2.2 自在之物可以认识
3.3 从“根据”、“实存”到“物”
3.3.1 根据
3.3.2 实存
3.3.3 物
3.4 绝对知识作为中介
3.5 绝对知识作为立足点及其疑难
3.6 小结
4 马克思的实践中介
4.1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4.1.1 主体性承载者的变化
4.1.2 马克思具体的物质概念
4.2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基本要素
4.2.1 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批判
4.2.2 劳动中介了人与自然
4.2.3 劳动体现了人的类本质
4.3 实践作为中介对主客体的统一
4.3.1 劳动与实践的关系
4.3.2 实践中介对康德的超越
4.3.3 实践中介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4.3.4 实践中介的实现——工具
4.4 从工具中介到分工
4.5 小结
5 物质性活动的两种具体形式
5.1 异化劳动
5.1.1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5.1.2 异化劳动掩盖了人的自由
5.1.3 分工深化了异化程度
5.1.4 作为异化劳动根源的私有制
5.2 从劳动的价值中介到货币的交往中介
5.2.1 从劳动产品到商品
5.2.2 从使用价值到价值实体
5.2.3 作为交往中介的货币
5.2.4 作为拜物教的物
5.3 对异化劳动及拜物教的扬弃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58838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有关康德自在之物的研究
1.3.2 有关黑格尔物质概念的研究
1.3.3 有关马克思实践观与物质观的研究
2 康德:知识中介“自在之物”
2.1 知识的可能性条件
2.1.1 知识作为先天综合判断
2.1.2 知识的内容
2.2 知识的形式
2.2.1 知识的感性纯形式
2.2.2 知识的知性纯形式
2.3 自在之物不可认知
2.4 知识作为立足点及其疑难
2.5 小结
3 黑格尔的“反思活动”及“绝对知识”
3.1 作为中介的反思活动
3.2 对自在之物不可认识的批判
3.2.1 康德的范畴论决定了自在之物不可知
3.2.2 自在之物可以认识
3.3 从“根据”、“实存”到“物”
3.3.1 根据
3.3.2 实存
3.3.3 物
3.4 绝对知识作为中介
3.5 绝对知识作为立足点及其疑难
3.6 小结
4 马克思的实践中介
4.1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
4.1.1 主体性承载者的变化
4.1.2 马克思具体的物质概念
4.2 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基本要素
4.2.1 对黑格尔劳动概念的批判
4.2.2 劳动中介了人与自然
4.2.3 劳动体现了人的类本质
4.3 实践作为中介对主客体的统一
4.3.1 劳动与实践的关系
4.3.2 实践中介对康德的超越
4.3.3 实践中介对黑格尔辩证法的超越
4.3.4 实践中介的实现——工具
4.4 从工具中介到分工
4.5 小结
5 物质性活动的两种具体形式
5.1 异化劳动
5.1.1 “手稿”中的异化劳动
5.1.2 异化劳动掩盖了人的自由
5.1.3 分工深化了异化程度
5.1.4 作为异化劳动根源的私有制
5.2 从劳动的价值中介到货币的交往中介
5.2.1 从劳动产品到商品
5.2.2 从使用价值到价值实体
5.2.3 作为交往中介的货币
5.2.4 作为拜物教的物
5.3 对异化劳动及拜物教的扬弃
5.4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58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exuezongjiaolunwen/3858838.html